纯电动汽车定为产业主攻方向
|
新能源汽车规划进入部委会签阶段
|
|
2010-12-06 作者:记者 尹乃潇/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进入部委会签阶段,会签完毕后将上报国务院。据了解,在产业路线图的设计方面,《规划》明确界定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新能源车范畴,并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对其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据悉,最终版本的《规划》明确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国家将继续执行相关补贴政策,同时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未来将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我们和财政部等几部委经过几个月的协商,将讨论稿中一些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了修改,现在写入的从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入手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都是最后商议的结果。”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把有能力做的,能写的都写进去了。我们希望既要积极引导地方和社会投资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又要防止一哄而起。” 长期以来,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时序上就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认为应该先发展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再到纯电动,最后是燃料电池;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直接从纯电动车开始发展,再到燃料电池;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应该直接发展燃料电池。 到底选择哪条路线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大“蛋糕”的分配。张相木在接受专访时详细谈了选择技术路线的原则:“在选择技术路线时,首先要明确的前提是我们的目的是要搞技术突破还是产业化?既然是以产业化为目标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氢燃料电池一定是最后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一是制氢成本太高,二是安全性还需考核,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在《规划》中,新能源车的范围得到了清晰的界定,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不属于新能源车的范畴。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中,“基于目前世界各国纯电动车的水平都差不多,如果集中力量抓住机遇,就有可能取得突破,形成新兴产业。尤其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9年的6280多万辆跃升到2020年的2亿辆,未来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交通压力等问题将进一步凸显。纯电动车不仅是从节能角度考虑,更是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大事。”张相木说,“另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实际上都得有两套设备,在有电机电控这套系统的基础上,要么多一套燃油发动设备,要么多一套燃油发电设备,所以从以后都实现了产业化的角度比较,成本并不占优势。当然,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产业化实现起来最容易,可作为过渡。” 另外,在众多动力电池的选择方面,不少机构都看好锂电池。对此,张相木说:“锂电池的确是目前最好的。但技术的事不能说得太绝对,我们并不强行规定一定要是锂电池,但我们对指标水平做出了规定,只要能达到要求的先进的动力电池就可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电池技术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尽管目前中国电池指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电池能量密度高达每公斤120瓦时,但锂离子动力电池理论值为每公斤600瓦时。未来需要实现材料领域的突破,才有望达到这一理论目标。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