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尚的噩梦
2010-11-30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时尚走向全球,一切都变了:更少的人决定了更多的人该穿什么。所以,这怎么会是好事呢?想像一下,你走遍全球,发现吃的东西是一样的,风味和家里的没有差别,而你买到的上衣在国内也可以买到,那种感觉可谓是“全球无聊”。
  十年前,一家名为Asos的时尚网店上线了。Asos是“和你在银幕上看到的一样(As Seen On Screen)”的缩写,该店的主张是你能买到那些受名人着装风格启发而制作的服饰。这现象随处可见,我现在实际上无法确定在名人告诉我们该穿什么服饰之前的那些日子,我们都在做些什么。本月7号早上,Asos的行政总裁在电台上公布公司上半年的利润上涨59%,高达700万英镑。在经济全线低迷时期,这消息或许令人振奋。他继续分析公司在美国、德国和法国的销售情况有多乐观。他解释说这是有可能出现,因为我们“现在受到同样的名人的启发”,而且他的客户群在“非常、非常快速地[将时尚]全球化”。
  全球化。多好听的一个词啊。我理解它的目的在于让人觉得自己很特别,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们现在都能在一个硕大的全球衣柜中挑衣服,我应该感到高兴。但它并不能让我开怀,相反,我感到悲哀厌倦,感觉被愚弄了。我们以为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事实恰恰相反。
  时尚全球化并非好事。一方面,这是懒的表现。一个价值数百万的公司将在某个地区奏效的销售方法直接传到另一个地区。你觉得它们在乎你和我,在乎我们的愿望和需求?错了,他们没有。如果他们在乎的话,那就会出现更多更好的可供更年幼或更年长的顾客选择的服饰——而事实上它们大部分只关注年轻人的市场(Asos的目标客户群年龄介于16到34岁之间)。
  这次是我们将自己的英国时尚品牌输出到国外,但是近些年我们也引进了Gap(盖璞)、Zara、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国)、Urban Outfitter、Anthropologie和Abercrombie&Fitch(A&F)等品牌到国内。A&F品牌曾经受到狂热追捧,因为在英国买不到,所以A&F品牌控们每次过去美国,常常会发疯似得狂扫囤积。但在差不多四年前,该品牌进驻英国,这一切都变了。人人都能买到,尽管该公司试图通过关闭某些美国分店来维持其独家销售权。
  另一家美国时装零售商巨头,有“美国版Topshop”之称的Forever 21将于几天后在伯明翰斗牛场购物中心开张(将有更多分支)。我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店主们想要在其所在的购物中心或商业大街一举成功,而大牌往往能吸引大堆的人群。因为如果你对商业大街的千篇一律感到厌倦(我是已经厌倦了),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环游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同样的服饰—同一款裙子可以在21过不同的国家通过网购而得—那郁闷就甭提有多严重了。
  我仍记得出国时走进国内不存在的商店和买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时的那种兴奋感。我喜欢看到时尚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国家。我过去总留意日本年轻女孩(我觉得她们是最前卫最时尚的)的着装风格,因为我知道那将在随后几个时装季中流行开来。
  就在20年前,时尚从T台走向商业大街,需要一个时装季的时间。不得不等待其面市的过程令人兴奋。如果迫不及待,你会改装衣橱中已有的衣服,或是抬出缝纫机自己动手。这样做,你就可以做出自己小小的时尚宣言,一路走过也会惹人眼球引人关注。
  我们的服饰设计总是受到周遭各种因素的启发:街头时尚、大众文化、政治和电视节目。每一条裙子、每一件夹克或每一双鞋子的面市,都有一段自传,一段身世。而当时尚走向全球,一切都变了:更少的人决定了更多的人该穿什么。所以,这怎么会是好事呢?想像一下,你走遍全球,发现吃的东西是一样的,风味和家里的没有差别,而你买到的上衣也在国内也可以买到,那种感觉可谓是“全球无聊”。
  我认为我们终究不会穿得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将更难买到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的服饰。这对于应该而且可以极富表达力和趣味性的时尚来说,是个耻辱。不过谢天谢地,怀旧风越刮越猛,因为人们在努力搜寻至少公车上另外两个人不会和你穿的一样的衣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复古很时尚:珐琅表的美丽机遇(下) 2010-11-15
· “你能否设计时尚”——中国国际创意设计论坛在京举行 2010-11-15
· 复古很时尚:珐琅表的美丽机遇(上) 2010-11-12
· 切客,走在时尚前沿 2010-11-12
· 复古很时尚,老街潮范儿十足(下) 2010-11-1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敬东:中国管理稀土资源不违反WTO规则·[思想]财经洞察:透视爱尔兰危机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