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集合债、创业板相继应运而生。而一年前,首批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的成功发行也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1月21日,包括北京、广东、江苏、内蒙古等9个省区市的85家中小企业已累计发行20只集合票据,募集资金55.07亿元。据介绍,目前各承销商正在筹备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过100只。
交易商协会于2009年11月正式推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按照协会的定义,所谓集合票据,是指2至10家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座谈会上,多家中小企业代表都表示集合票据在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和提高知名度、信誉度等方面对企业都有很积极的作用,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2009年初,公司IPO募集的4.5亿元资金用完。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公司于今年2月参与了上海闵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募集资金2亿元。公司证券部事务部代表程梅说:“当时发行的利率比较低,确实降低了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我们第一次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作为企业我们也充分享受到了这种新的融资工具带来的好处。”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得到了协会的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的支持鼓励以及各商业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予以的密切配合。
参与座谈的多位银行代表都认为,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中,协会给中小企业会员提供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给发行企业各种形式的补贴等,在目前的环境下也是可以采取的有效途径。但在接下来的市场发展中我们必须要探讨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
事实上,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受到企业追捧的同时,多家主承销商表示,推进市场发行中,投资人还不完全认同,营销的难度还比较大。
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何一峰认为,要实现真正市场化的低融资方式,需要至少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市场化的担保机制,另一个是要有相应的衍生品市场将风险剥离。有了很好的担保机制,机构就可以开发各种金融市场衍生工具,将集合票据的高风险部分剥离,转移到不同的投资者身上,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
何一峰称,目前我国市场仍笼罩在国家隐性担保之下,市场化的担保机制还没有确立起来。但分散风险的衍生品工具已经开始推行。虽然担保机制方面还有一些滞后,但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杨农也指出,任何一项金融创新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当前在制度设计、操作流程、担保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现实的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有分析人士提出,在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同时,对于具有良好成长性、资金需求比较迫切的企业来说,高收益债券也不失为一个新的融资途径。
杨农表示,协会将探索建立高收益板块市场。“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正在积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