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任志强,俩人都喜欢说话,而且,都挺直率。都说自己对房地产最有发言权,是权威。俩最权威的房地产人士,倘若说法不一,干起仗来,岂不十分热闹,相当好看!
潘石屹,任志强,京城俩大腕,房地产界数一数二的老板。
俩人都喜欢说话,而且,都挺直率。都说自己对房地产最有发言权,是权威。
俩最权威的房地产人士,倘若说法不一,干起仗来,岂不十分热闹,相当好看!
是的,前不久就有一仗,非常激烈,挺白热化的,大有你死我活之势!
由头来自潘石屹。他在网上弄了个微博对话。谈到当今中国房价居高不下,老潘胸有成竹地指出:“房价上涨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地少,二是钱多。”
说得对!地太少了,钱却多了,供不应求,可不就弄得房价噌噌噌噌一个劲儿猛涨吗?
地为何少了呢?舆论一般认为,土地稀少,是因为政府要保吃饭用地红线,舍不得拿出来。然而老潘不这么看。他说,根本原因,是房地产商拿了土地,囤积在手,不建房子。老潘严正指出,房地产商囤积土地“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每年,国土管理部门都要重申,两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无偿收回,一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收闲置费。但这些政策从来没有很好地执行,使开发商胆子越来越大,囤积土地的量越来越多。”
潘石屹这番讲话,如巨石扔进水中,激起不小浪花。原来,中国房价之所以持续猛涨,是开发商良心大大地坏了,囤积土地,故意造成供给紧张呀!
这样的话,从一位房地产大佬口中说出,那简直就是揭竿而起,自暴其丑,扔下一颗原子弹!人们不禁大声喝彩:说得好呀,老潘,潘石屹!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周刊》一篇《谁在屯地?》的报道披露的数据引发了大家更广层面的争讨,认同的居多。当然,也有不满意的。不但不满意,而且发表文章,严加驳斥!
您猜对了,不是别人,就是任志强。任志强弄了一篇博文,取名《真有大量闲置的土地吗》,开宗明义写道:“土地供给严重不足,是个自土地实行招拍挂制度以来就突显的问题。至今,仍有无数的政府机构和媒体,在为供不应求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试图用各种错误的统计与计算方式,来证明开发商手中仍存有大量的土地,并坚持把房价上涨的脏水,倒在市场经营主体开发商的头上。”
任质问:“这种转移视线和罪名的方式,真的有助于缓解市场的供求关系吗?”
任的观点是,房地产开发,比不得别的买卖,不储备点土地,就不能长久开发。把正常的土地储备说成是囤积不建,这不是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吗?
老潘也不是吃素的,立即也来一博,对老任当头一驳。其题目更加直接,叫做《就囤地数据的争论回答任志强》。
潘上来第一句话就说:“媒体上报道说开发商囤地12亿平方米,可供1.2亿人居住。惹得任志强很生气,连说了四个无知,其中一个是送给我的。”
针对老任观点,老潘批驳说,有合理、合法的土地储备,这很正常。但不少开发商都有超过20年的土地储备,最高的超过了100年!老潘反问:“试想,如果有人为了上厕所储备了100多年的手纸,引起市场上手纸大涨,这难道正常吗?”
论战至此,弄得我们这些旁观者一头雾水了。俩人都是开发商,俩人都是大老板,俩人都认为自己挺有思想,却又同时说出如此天差地别,截然相反的话来,你叫咱们这些门外汉,到底应该相信谁呢?
还是老潘有办法,他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很简单,能不能让每个城市的土地管理部门必须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所有已发放《土地证》的具体数据……到底谁囤地了,囤了多少面积没有开发,一目了然。”
老潘呼吁:“公开透明的监督相比暗箱当然更公平、更透明。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敢把所有的土地出让信息都挂到网上呢?这事很简单,一点也不繁杂。”
说得对呀,老潘,这一回,咱们听您的,大家一起质问土地管理部门:为什么不公开信息?你们到底怕什么呢?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