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期货市场12日均遭遇了近两年来最大的单日下跌。在国内23个商品期货上市品种中,13个跌停,棉花、糖、PTA等前期强势领涨的热点品种全部跌停。受此影响,国际期市也大幅跳水,以伦铜、美豆、原油为代表的外盘主要商品期货品种普遍创下3%以上的跌幅。
市场人士认为,本轮商品牛市以来,期货价格逐步走高,市场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当前期积累的市场风险以大跌的形式集中释放之后,商品期货的牛市行情并不会改变,但后市各品种走势将出现分化。
三因素导致期市大跌
国内商品期货12日呈现出罕见的全线巨幅下挫的行情,共有13个期货品种跌停。农产品中的白糖、棉花、大豆、豆油、棕榈油、豆粕、菜籽油;有色金属中的沪铜和沪锌;化工品中的天然橡胶、塑料、PVC和PTA。
银河期货研究中心总监李哲表示,当前主导市场的依然是政策因素,虽然在CPI数据公布前,央行已经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针对CPI创出4.4%的新高,市场普遍预计后期针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对调控预期的强化及紧缩政策的增强是12日大跌的市场背景因素。
其次,商品期货在经过前期连续上涨后,多头获利回吐的压力增强,抛盘的增加对期货价格的继续上行形成了非常强劲的打压;而美元指数在近期连续上涨,作为大宗商品的标价货币,美元的强势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形成较大压力,也引发商品期货高位调整的重要原因。
此外,从近期涨幅最大的糖、棉花等热门品种的走势来看,除了自身基本面的支撑外,资金因素也对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来看,这些品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形成支撑,但在政府调控政策的逐步作用下,资金因素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将逐渐减弱,相关品种的上涨幅度将受到限制,震荡整理的需求加大。
商品“快牛”或变“慢牛”
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是由多极性世界经济体的增长周期不一致造成的。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并正处于经济由“量”到“质”的调整期,在此过程中出现温和通胀,部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现象也属正常。
“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大宗商品的强势,主要是由于各个经济体的增长周期不同造成的。”王骏表示,从过程上来看,印度、澳大利亚、巴西最先复苏,复苏时对商品和资源的需求非常旺盛,拉动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随后,中国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又拉动一轮商品的增长;当前,欧美进入经济复苏初期,对商品的需求还在不断拉升。市场上充裕的流动性也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但本轮商品市场的牛市不能简单用资金拉动的观点来看,各经济体“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持续消费需求,成就了这一轮商品市场的大牛市。
王骏认为,鉴于国内通胀警报已经拉响,央行在一个月内采取“组合拳”——加息与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货币政策将逐步紧缩,短期内势必对商品市场走势构成压力。期货市场将会出现波动加大的特点,不同品种的走势将逐渐分化,具体来看,金属与谷物等品种受到强劲、持续的需求拉动将延续牛市,而部分农产品和化工品种将出现理性回归。总体上说,商品牛市行情将由前期的“快牛型”转为“慢牛型”。
各品种走势将分化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前期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过快和过高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形成了一定的泡沫,商品市场有回归理性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大宗商品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期货市场短线出现的剧烈波动主要还是资金获利盘了结和止损单出清造成的。
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商品市场出现了急速拉升走势,棉花暴涨68.07%、天然橡胶猛涨63.55%、棕榈油涨幅为40.55%、PTA上涨了42.98%、塑料升幅为31.51%、白糖涨幅达37.86%。
李哲认为,在前期品种上涨行情中,两类商品品种最具代表性。一类是货币属性较强的品种,比如黄金和有色金属;一类是受益于基本面强劲支撑的品种,如棉花、白糖。这类品种在产量上具有较强的刚性,由于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了产量的下降,进而产生了较大的供需缺口,推动了这类品种价格的上涨。
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多数国家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后期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豆类、油脂类品种仍有向上空间,短暂调整后,中长期仍有望有较好表现;在全球货币体系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黄金、铜等货币属性强的品种仍有走强可能,后期仍可关注。由于政策占据市场主导,对于国家重点调控的品种,投资者应该规避风险。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12日的大跌改变了市场上涨的节奏,但大多数品种中长期向上的趋势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流动性充裕的格局依然存在,这将对商品价格维持较高水平提供支持。后期期货市场走势或出现分化走势:一些前期涨幅过小的品种仍存向上空间,涨幅过大的品种由于政策性风险的强化,上涨空间将收窄。期货市场仍在等待政策风险的释放,大跌后,市场存在修正要求,进入震荡市的概率较大。
“市场最确定的就是其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的剧烈波动。”业界专家表示,遭遇本次大跌之后,投资者对期货市场后市大可不必过于悲观。而“黑色星期五”的到来,也给国内期货市场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惨痛的教训将使期货投资者在今后的投资策略上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同样,这也给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和监管部门提出了风险控制的新课题,再次提醒我们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