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中外资PK:外资更激进 预期收益高
2010-11-15   作者:  来源:投资者报
 
【字号

    中外资行两大阵营经常实行相左的策略。
  譬如,中资行大张旗鼓进行收费涨价潮时,外资行却在悄悄减免费;在银行理财产品上,二者亦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中方偏好稳健性产品,外方则喜欢高风险产品。
  发行较量中,外资行尽管势单却不力薄,产品发行绝对总数不敌,但平均发行数量却有一拼;在预期收益上,外资也整体高于中资。

    发行:外资行略胜一筹

  “我的地盘我做主”,毕竟是在中国地界,今年以来截至11月8日,中资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绝对数量远超外资行。
  据展恒理财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8日,今年有80家中资行加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大军,平均每家银行发行118款产品;外资行则有11家银行参与发行,平均每家发行122款,略高于中资行。
  16家上市行引领发行潮流,共发行8028款,在中资行发行数量中占比高达85%,中行发行数量居首,共发行1296款。“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银行网点分布多决定的。”展恒理财公司理财总监石端义表示。
  外资行在发行上的“黑马”是中国台海两岸合资的华一银行,其发行产品数量占外资行总量近七成,在所有银行中,发行数量位居第二,仅次于中行。
  从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看,外资行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高于中资行,截至11月8日之前外资行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24%,而中资行仅为2.68%。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一款产品是花旗银行发行的一年期产品,“挂钩大中华3只指数基金”人民币产品,该产品是一款保本浮动收益的结构性产品,如果实现设定条件,预期收益将高达诱人的45%。
  中资行平均收益较低,主要是产品设计倾向保守,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比比皆是,预期收益最高的是交行发行的“得利宝?沃德添利”人民币理财产品3款一年期系列产品,收益率达20%,这三款产品分别为综合类和其他类,主要投资于票据、信贷资产和债券.
  综合发行和预期收益情况,外资行占上风。

  到期:外资行羞于公布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推广颇有点火车站旅店的风格:云山雾罩,拉到客再说。
  发行产品时,产品预期最高收益一栏基本不会空着,还唯恐客户看不到,客户经理通常都忙着指点客户看其预期收益有多高。
  但产品到期时,几乎一律不公布产品真实到期收益。据展恒理财数据显示,外资行有1040款产品到期,只有7款产品公布到期收益,还不到总数的1%,且这7款产品风险较之外资行发行的其他类型产品相对较低,除了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发行的“一篮子商品挂钩人民币投资产品(3年)”挂钩标的是商品外,另外6款产品挂钩标的均为利率,而其他挂钩基金、股票、汇率、黄金等产品均没有到期收益数据。
  “我们不对外公开,只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记者咨询几家外资行客服时,回答相当一致。
  相较之下,中资行理财产品信息相对丰富。统计期内中资行有8318款产品到期,有3322款产品公布到期收益,占到期数的40%,尽管也不尽如人意,其遮羞布撩得比外资行稍微高一点。

  偏好:中资稳健外资激进

  若论偏好,外资行理财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风险的结构性产品占据绝对主力。这始终是它们的最爱。统计期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占到发行数的94%;在到期的1040款产品中,结构性产品有954款,占到期产品数量的92%,可见其对结构性产品的钟情度有多高。
  结构性产品在金融危机产生大批零负收益后,引起过很多客户的畏惧心理,甚至于部分理财专家都呼吁投资者远离结构性产品。
  在如此受排斥的境遇下,对结构性理财产品,外资行真可谓是不离不弃,什么力量(或是原因)在支撑外资行这样执着?
  “从能力上说,外资行具备优势,在理财方面有丰富经验,对国际市场也比较了解,同时国际投资渠道也比较畅通,这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从外资行目前所能从事的经营范围来看,很多业务没放开,结构性产品及QDII产品是他们不得不选的产品,像中资行偏爱的信贷类产品以及资产管理类产品外资行很多没办法做。”石端义说。
  信贷类产品和货币债券类产品一直是中资行的两大主力,尤其是在银信合作未被约束前,信贷类产品在中资行理财产品中占到半壁江山。但外资行由于在国内贷款业务,尤其是公司贷款业务一直未有大的进展,即便想发信贷类产品,亦苦于没有资源。
  “有些外资行在银行间市场业务上还没放开,所以货币债券类产品也参与不了,有些外资行即便放开了,也有很多条框约束,同时这类产品收益也不高,很多外资行并不太感兴趣。”
  如此一来,结构性产品就成了外资行必然之选。“现在结构性产品市场正渐渐回暖,在经过金融危机洗礼后,外资行对产品结构设计进行了完善,针对中国客户的特点,很多结构性产品加入了保本设计,一些想博高收益的客户还是很青睐结构性产品。”
  据统计,外资行今年发行的产品中,九成以上产品都加入了保本条款;到期的产品有882款加入保本设计,占比达85%。“在金融环境稳定时,保证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去博取高收益,还是比较诱惑的。”
  相对外资行的始终如一,中资行现在则处于迷茫期。在银信合作被约束后,占据银行理财市场半壁江山的信贷类产品遭到腰斩,未来接手信贷类产品的会是谁?市场纷纷猜测,银行也各有说法,直至今日,仍未明朗。
  截至目前,中资行到期信贷类产品有2067款,占比25%;信贷类产品发行则仅有1118款,占比下滑到12%。信贷类产品在今年及未来数量下滑则是板上钉钉之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0-11-12] 2010-11-12
· 银行理财风险评估标准缺失 2010-11-12
· 债券投资类产品渐成银行理财主流 2010-11-08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随加息普涨 2010-11-05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0-10-29] 2010-10-2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金本位”复辟?·[思想]央行官员经济学家展望十二五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