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G20)于11月11-12日召开首尔峰会,这也是年内最后一次减少各方分歧的商讨舞台。期间美联储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成为热议话题。G20峰会紧跟着美联储QE2的出台,元首聚首,为其他国家“讨伐”美国滥发货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美联储的新措施令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导致热钱大量涌入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输入型通胀,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隐患。各个国家市场。量化宽松政策已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波动仍在蔓延。
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忧虑 争论仍在继续
|
11月11日,出席首尔G20商务峰会的各国代表在会场合影留念。新华社发 |
美联储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公布第二轮“定量宽松”(QE2)规模定为6000亿美元,同时把基准利率维持在0至0.25%的区间不变。除此之外,美联储还将根据8月份做出的决定,每月购买大约350亿美元国债以取代将陆续到期的抵押贷款债券。因此,美联储预计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8500亿至9500亿美元的国债。紧随其后,日本也加入了美国的“定量宽松”梯队,日本央行11月8日表示,将在本月11日购入1500亿日元(18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旨在刺激消费和对抗通货紧缩。这意味着日本新量化宽松计划在本周正式拉开序幕。
美联储大量印钞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美国滥发美元的做法遭到了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一致批评。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达了对美国这一货币政策的关注和质疑,并表示将在首尔峰会上坦率地与美方交换意见。加拿大财长费海提也表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成为G20讨论的重要议题。专家预测G20首尔峰会间汇率问题将最热话题,美国将成众矢之的,峰会很能出现合围美国的局面。同时,滥发也将促使集团反思国际币体系改革问题。
目前,美国失业率仍达到9.6%,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却只有1.7%,核心通胀率甚至不到1%。面对这种形势,美联储似乎别无他策。然而许多经济学家仍在怀疑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担忧其对全球其他经济体产生的负面影响。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并不能够产生可观的效果。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使新增的流动性迅速进入实体经济变为资产。反而是直接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甚至表示,美国作为史上负债最严重的国家,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可谓作茧自缚。除了导致负债加重、美元泛滥、货币市场混乱外,美联储量化宽松无论在短期抑或长期均毫无成效,再次“启动印钞机”无异于火上浇油。
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批评美联储的新措施令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导致热钱大量涌入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输入型通胀并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隐患。美联储首次把定量宽松作为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如若这种工具“常态化”,则给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个长期的新课题。
业界对于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政策将产生的效果不甚乐观,三次量化宽松的呼声却又袭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西半球部门主管尼古拉斯?埃萨吉雷9日表示,美联储可能将不得不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他表示,“虽然我们认为美国目前的经济局面还不足以差到会陷入双底衰退,但是经济增长可能维持在非常迟滞的水平,从而促使美联储不得不进一步采取非常规措施。”市场预期,如美联储继续施行QE3,海量美元会像潮水一样冲击各国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发达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均对此心存恐惧。
CPI创近期新高 通胀风险、加息压力大
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同比创24个月以来新高,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认为,控制通胀已成为目前首要任务。10月CPI创25个月新高,显示出通胀压力严峻的形势,在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加息压力比较大。前期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也认为,未来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并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专家分析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就是管理通胀预期,因此长时间的维持负利率状态是不可行的。所以说,为了将CPI再创新高压力下,央行在年内再次加息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今后CPI和通胀压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虽然10月份CPI创新高,且近期物价仍存在短期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食品通胀压力,但随着灾害性天气、产出缺口和工业品供给等多重通胀决定因素影响逐步减弱,年内通胀压力或已见顶,后两月CPI将有所放缓。但是,虽然短期通胀压力将见顶回落,但是未来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短期难以快速收紧、食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走高、大宗商品输入性因素等通胀压力仍将中长期存在,再加上今年年初物价较低的基期效应,物价可能在年底至2011年初有所回落之后再度上行。
出于对当前中国通胀情况的判断,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特别强调要管理好通胀预期:今年年底物价可能超出年初的预计,实际通胀也可能有所上升,而明年通胀形势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他指出,央行有一些工具可以理顺价格体系,这将有助于资源要素价格的配置。
市场对于央行加息的忧虑升温,以及中国外管局周二发布通知称将严厉打击热钱跨境流动,更剧了投资者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日前的2010金麒麟论坛表示,今天的中国可能正处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桑拿浴”中,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它有可能很快就变成“冷水澡”。如果资金无序的、大规模的流出的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堪设想。他指出,中国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还在于中国目前的货币存量全球第一,达10万亿美元,而且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另外,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投资者、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一旦经济增长率出现的稳定情况,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可以从现在适当宽松的转向稳健的甚至于谨慎的货币政策。当然条件要成熟,并不是说今天就要转型。”李稻葵说。
A股:流动性行情或将动摇积极配置抗通胀板块
虽然美国QE2(第二轮量化宽松)继续释放流动性,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格局,但中国货币当局的连续动作表明,货币政策的指导思路已经发生变化,未来政策的持续收紧将是大势所趋。机构认为,流动性行情不仅是动摇,而且可能是阶段性尾声。但考虑货币政策的时滞性,近期通胀压力仍有增无减,投资者可以积极配置抗通胀板块。
国联证券分析师张鹏认为,此轮流动性行情不仅是动摇,而且可能是阶段性尾声。本轮行情是建立在流动性基础上的估值修复,而流动性预期来自于美国宽松下的美元贬值和国内放松调控。目前,美元见底反弹的态势比较明显,而央行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也显示了货币政策指导思想已经调整的立场。由此,A股市场对流动性的过高预期可能要发生转变,支持10月以来市场行情的主要基础不仅是动摇,而且表现出尾声的迹象。
光大保德信在四季度投策报告中表示,仍应坚持“一主一次”的投资策略。“一主”是指坚持“α”的寻找,这些行业主要涉及中小市值为主的大消费领域、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注意把握成长股和主题投资机会。“一次”就是注意把握阶段性的周期性行业的表现,特别是注意把握在美元快速回落、股指期货和人民币升值等大事件预期下的投资机会。从风险角度来看,也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的走势,如果两者出现较大的超预期,将有可能打破目前的市场平衡。
银河证券的策略报告表示,通胀环境下,资产配置面临困境。面对负利率和加息周期的到来,银行存款和债券无法承担保值的责任。对楼市调控的持续加力,封堵了资金的又一个去处。相对而言,当前A股市场成为能够吸纳资金的较少的选择之一。银河证券认为,通胀高企的局面几个月内不会有明显改观,保值资金将会继续流入黄金、有色、煤炭、食品、商业、农业等“抗通胀”板块,A股市场的上行趋势将保持不变。此外,对于估值较低的银行、交通运输、汽车以及有价值重估机会的券商、保险等也可关注。
海通证券认为,当前存在的系统性低估构成中长期看多A股市场的核心基础。基于对市场总体向上的大势判断,战略上看多权益类资产并建议仓位配置可重配。行业配置方面建议;首先,围绕市场热点,主要包括通胀主题以及十二五规划。第二,围绕后续政策面的影响或推动。主要包括政策超预期(比如十二五规划对高铁、水利建设、区域发展等可能的规划调整)、加大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对行业供求格局的有利影响(包括造纸、建材、化工等)以及政策的倾斜惠及(战略新兴产业)。第三,重大金融事件或趋势,比如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航空、造纸等行业的有利影响。第四,消费旺季或景气繁荣周期的推动。
光大保德信强调,在行业配置方面,投资者应遵循三大原则。首先,重垄断资源、轻加工制造。其原因在于,在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货币环境下,巨量货币必将逐渐流到实体经济当中,而需求相对稳定、供给又受控的资源行业无疑将受益于金融属性的上升。其次,调结构、讲民生。对新经济的政策推动和结构性行业,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市场重点;而消费、零售、餐饮、医药等行业从长期来看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其中具有良好品牌和渠道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最后,关注政策红利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
贵金属、商品市场:流动性仍将继续推涨
虽然国内股市的流动性行情或将动摇,但机构预期美联储的QE2将维持12-18个月,在未来的一年半内流动性仍将继续推涨贵金属价格和商品价格。
标准银行全球商品交易策略部负责人魏文德表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对商品价格影响非常大。我们从两个角度看待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商品的影响。第一是汇率方面的影响,即美元贬值,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第二点就是导致金融体系中有更多的货币,而商品与流动性的间接联系也导致商品价格的上升。标准银行认为,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受益最大的就是:黄金/金属。其次,将受益的是能源,第三是基础金属。
标准银行看好贵金属在未来6到18个月的走势。其认为黄金明年第二季度会达到1500美元/盎司,均价会略低;铂和钯也会受益于此——受益于都是贵金属以及货币贬值。铂在年底前会达到1800美元/盎司,钯年底前会突破700美元/盎司;明年,铂可能达到2000美元/盎司,钯可能达到800美元/盎司。
对于能源价格,标准银行认为,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需求强劲,欧佩克需要生产更多石油。明年一季度能源价格会上涨,突破100美元/桶;明年平均大约在94美元/桶。
除了流动性推涨,也有机构认为大宗商品上涨有结构性因素。野村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认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会持续的上升,尤其是在食品价格方面,会形成一种长期结构性的价格上涨。“我们对食品行业的基本面上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分析,随着亚洲国家对蛋白质,对高热量食品需求的上升,食品供应现在看投入是不足的。”对于此轮农产品大涨的显现,苏博文认为是有结构性支撑的。
银华基金周毅认为,各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进一步提升通胀预期,预计未来全球经济将继续稳定复苏,大宗商品长期牛市可期。后危机时代,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泛滥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但可以预测,这种政策无疑将会导致全球性通胀预期进一步提升。同时,虽然全球经济复苏确实还比较缓慢,但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全球经济将维持稳定复苏的态势。经济的持续复苏将使原本就不宽松的大宗商品供需变得更加紧张,因此大宗商品长期牛市可期。
名词解释
量化宽松: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