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12两个月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近900款,调控后,今年前十个月总共发行仅1000多款
信贷资产类信托理财产品受宏观经济或货币政策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也决定了它坎坷的“命运”。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投资者甚至对其含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一些普通的银行网点,投资者曾火热追捧以致断货;在被“叫停”的日子里,还经常有投资者询问与之相关的问题。
让银监会一年发了5次通知的产品
一年前的市场与现在“紧缩”的氛围不同,那是多么火热的年代啊——受刺激政策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创出近10万亿元人民币的天量。
管理层注意到了这种信贷“高温”,随之有所收紧。商业银行采用将信贷资产打包成理财产品转出表外的方式,暂时控制风险资产规模(也是为银行腾挪贷款空间)。这样做是为了规避来自监管部门的管理。
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监测,2009年11、12月国内信贷类理财产品每月发行均超过400款。2009年全年信贷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为2535款,同比2008年上涨了53.17%。
监管部门再次出手。2009年12月,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禁止银行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转出自身存量信贷资产,令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遭遇寒冬;2010年1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信贷资产转让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提出更为详细的要求。
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转出自身存量信贷资产的渠道被堵,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方式:一是对新增信贷做成信托理财产品;二是以A银行购买B银行存量贷款后包装成理财产品。
于是,“被规范”了三个月左右的信贷类理财产品经过改头换面后重新占据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头把交椅。据银率网统计,2010年3月投资于信贷资产类产品的发行量为167款,较2月份的102款增加了65款,环比上升了63.7%。
2010年7月初,银监会紧急通知银行和信托公司,停止所有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至7月中旬,信贷资产类信托理财产品急剧“缩水”。银行、投资者等市场各方焦虑地期待更新的政策出台。
2010年8月1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信合作得以有限度地重启。但是,根据此新规,信托公司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实行余额比例管理,即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这一比例已超标的信托公司应立即停止开展该项业务至比例达标。而当时,大部分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比重都在80%-90%。这意味着,短期内市场上很难大规模出现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比如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8月份,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收益情况,信贷类理财产品都受到银信新规影响。事实上,8月份以后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已经明显减少。
9月初,银监会又下发了《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加强了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这也对银信合作的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带来影响。
经历几次调控之后,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监测,今年1—10月信贷类产品总计发行1174款,同比大大下降。收益高但非保本
研究员分析了今年以来各银行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发现,理财资金大都投向了一些大型企业客户以及地方融资平台性质的企业或项目。产品投资期限基本都在一年以内。
理财资金的投向一般都经过了商业银行的认真审查,风险的可控性是比较高的。但是,风险仍然存在。投资者在看到其高于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特性时,也应该对风险有清醒认识——产品基本都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个别产品属于保证收益型。
兴业银行于今年6月发行的2010年第六期“万利宝”(私人银行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含年管理费)成为收益最高的产品,产品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纵横(武汉)盘龙城置业有限公司贷款资金信托计划。
对于同一产品,随着认购资金额度的增加,预期收益率也会有所提高。比如,建行上海市分行于今年6月发行的“乾元一号”2010年第3期(A档)产品,持有到期的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为5.8%,但如果认购金额在300万元及以上的个人客户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为6%。
类似的还有宁波银行今年3月推出的汇通理财2010年第八期个人(12个月)产品。在本期理财产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并扣除相关费用后,单笔购买金额2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持有到期的年化收益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