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轮番接力上涨,从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到苹果、土豆等果蔬产品。商务部4日公布的周度监测数据显示,粮食、蔬菜、食用油、肉类、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价格几乎全线持续上涨。
农产品的牛市带动了电子交易市场的火热。据生意社最新统计,果蔬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年初较为活跃的不到20家,到10月末已经增加到了25家。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火热的背后,一些农产品电子交易演变成了变相期货的运作模式,社会游资大量涌入,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游戏规则和市场监管缺位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规范交易制度,完善监管办法,建立国家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变相期货交易 价格波动剧烈
“电子盘比股市变化速度快,更刺激,心惊肉跳,像过山车一样。投入2万块钱,不贪心的话,一天可以赚1000块钱。”一家位于北京的农产品电子交易代理公司的负责人绘声绘色地说,不用看基本面和现货市场,只要跟着趋势,跟着庄家走就行。
农产品电子交易,是指通过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及第三方交易市场完成买卖的交易方式,俗称“电子盘”交易。作为以现货为基础的一种交易方式,竟然不需要关注现货市场的情况,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一些农产品电子交易已经脱离现货市场,演变成了变相期货的运作模式。早在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大蒜、绿豆电子交易市场,采用类似期货运作模式,变相降低保证金比例,提供履约担保,涉嫌变相期货。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农产品电子交易和期货交易有着本质区别,农产品电子交易是为了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和供求不平衡的难题,减少价格的暴涨暴跌,减少生产风险和促进农民增收,而期货参与者的目的一般不是到期获得实物,而是要赚取差价利润,交割率低。
刘俊生认为,部分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成为变相期货,使原本电子交易市场具备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不能真实地反映农产品供求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干扰了正常的现货市场价格秩序。
在山东金乡经销大蒜的张先生,就因为这种价格异动而亏损了上百万元。他说,没有电子盘的时候,大蒜的价格多少年来一直很稳定,出现电子盘之后,把价格拉得很高,其实根本值不了那么多钱。
交易市场“来者不拒”社会游资不断涌入
农产品电子交易因为披上了类期货的外衣,而具有了更多投资甚至投机的色彩。“买股票不如做农产品电子交易”,网络上出现的类似帖子看上去极具诱惑性。
某蔬菜电子盘杭州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此电子盘是国务院批准的电子信息试点工程,是一个新的投资项目,深受广大股民的喜爱,并建议记者也开个户。
事实上,今年年初,商务部、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明令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
不过,禁止自然人入市交易的“闸门”并没有真正关上。有业内人士表示,有的交易所要求自然人加入农村合作社,或者借助经纪人、农村产业公司等多种形式来漂白自然人身份,以此来逃避国家政策监管。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客服人员介绍说,自然人如果想成为交易商,只需要先填写一份“蔬菜经纪人”试题和一份申请表,蔬菜产业协会审核通过颁发证书后,就可以开户和参与交易了。记者追问,是不是想参与交易必须要求获得“蔬菜经纪人”资质,客服马上补充说,题目不难,服务中心也会提供“相关资料”,审核通过的问题不用担心。
记者以普通上班族的身份来到上述那家北京的电子交易代理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有一个大账号,个人有一个操盘手账号,相当于穿了一件“红马甲”,这样就可以开户交易了。
借助隐蔽的入市通道,社会游资得以进入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张女士说,目前做蔬菜电子交易的基本上是做过股票的,生产经营企业参与得少。
刘俊生认为,农村经纪人作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纽带,应该成为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主体,但现在不少市场几乎“来者不拒”,采用一切办法吸引交易商参与交易,赚取佣金。社会游资看到这个市场的机会而参与进来,可能就会对推高农产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人家资金多,可以把大蒜价格拉到7块8块,我们做不过他们。”大蒜经销商张先生些许无奈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金乡经销大蒜的,过去30%至40%的人都在做电子交易,现在只有百分之十几了,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
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全球的钱太多,货币要找出口,有投资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生产经营企业应该更多地参与这个市场,形成比较稳定的价格空间,那么投机者的获利空间就会较小,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就更强一些。
监管缺位 没“人”管没“法”管
生意社的最新统计显示,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9、10两月成交活跃,交易量、成交额均同比、环比增长。活跃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数量明显增多,以果蔬产品市场为例,年初较为活跃的不到20家,而10月末已增加到25家。
据了解,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涉及的品种包括大蒜、玉米、花生、南瓜、辣椒、猪肉、普洱茶等。在喻猛国看来,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生产经营企业的风险大,客观上有避险的需求,而期货品种远远满足不了现货企业的需求,这就需要中远期的电子交易市场。
客观需求推动了电子交易市场发展,但监管缺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认为,从宏观层面上说,电子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是没“人”管、没“法”管,也就是说既没有主管部门,也没有相关法律。这个市场之前由商务部管理,现在商务部几乎把权力下放到了省级主管部门,而省一级的管理部门对这个市场不够熟悉和了解。另外,政府进行管理需要法律手段,但是监管办法并没有出台。
喻猛国认为,电子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一般是公司制,以营利为目的。由于交易所能够看到整个市场的情况,还能够临时修改交易规则,进行没有保证金的交易,那么就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胡俞越也认为,市场本身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存在风险,市场主办方赤膊上阵,亲自下场交易,这样一来,市场公信力就会丧失。
此外,电子交易市场中存在的盲目建设和攀比发展的风险也需要控制。胡俞越认为,目前的电子交易市场建设成本是很低的,市场风险很大,资金安全也缺乏保障。因此,可以适当的提高市场门槛,规范交易制度。
记者了解到,由商务部牵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正在推进国家级农产品交易平台的建立。刘俊生说,国家级农产品交易平台将实行经纪人实名制,保证供货信息的真实性,动态监控农产品订单,通过银行体系监控资金流向,这样的平台将有助于解决目前交易市场杂乱无序的状态,杜绝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