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内飙升10000元/吨,棉价的疯狂有点惊世骇俗。
11月首个交易日,郑州棉花期货又迎来一个“脱俗”的开局,该品种各合约早盘高开后震荡上行,午盘左右全线涨停。至收盘,郑棉1101和1105两个合约仍封于涨停价位,主力合约1105临近盘尾时打开涨停板,收于28510元/吨,升幅达4.74%。而在两个月之前,该品种主力合约价格还位于18000元/吨。
国海良时期货分析师刘和剑表示:“棉花可能处于价值重估的过程中,与其他农产品及经济作物相比,此前棉花的单位收益明显较低。”
供应短缺
棉价的重估主要源于国内外棉花供应过紧基本面,这也是资金敢于在价格高位继续炒作棉花的关键。美国农业部(USDA)10月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缺口89万吨,该缺口直接带动了今年全球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的继续走低,本年度库存消费比将下降至37%,是1993/1994年度以来最低点,这奠定了今年棉花牛市的基调。
国内的供应压力也不可小觑。中国棉花协会报告显示,受气候影响,今年新棉上市较往年推迟半月左右,且新棉收购价普遍大幅上升。今年9月的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为9.46元/公斤,较去年9月均价上涨3.51元/公斤,同比涨幅达58.99%。新疆籽棉收购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了3.67元/公斤,涨幅达到62.20%,首次超过黄河流域棉区。
为了应对新棉上市的缓慢,自今年8月底至10月中旬,有关部门实施了国储棉抛售,以缓解纺织企业用棉之急,累计向市场投放100万吨储备棉。由于本次抛储正值新旧棉花年度交接期,棉花供应十分短缺,储备棉不仅成为市场上最主要的棉花供给,也成为纺织企业竞相抢购的资源。因此本次抛储价格也呈现越抛越涨的态势,从8月份的18000元/吨上涨至结束时的25000元/吨左右。
上市推迟,价格过高,棉花的产量也跟不上。USDA最新预估称,今年中国棉花产量为685.8万吨,供给缺口却高达402.8万吨,创历史新高。
当国内自产不能满足需要时,棉花供应需要更多的进口来弥补,可是供我国进口的资源却偏偏非常有限。上述报告称,USDA预计2010/2011年度美棉出口为337.5万吨,截至10月14日美棉已出口233.9万吨,其中签约至中国的有69.5万吨,按此比例计算,剩余美棉可供中国进口量约30万吨,故今年累计进口美棉100万吨。若加上印度的货源,美、印可提供给中国的棉花进口量约140万吨。
新湖期货分析师柳青表示,按前两个年度我国棉花进口国别统计,从美国和印度进口的棉花占我国棉花进口的65%~70%。由此预估,本年度可供我国进口的棉花资源约200万~215万吨,这与我国今年国内的供给缺口相差甚远。
库存“掉链子”
供应短缺之时,库存也开始“掉链子”。根据国家棉花市场公布的调查数据,全国棉花工业库存10月初环比下降9%,调查中77%的企业需要采购原料。
上海中期报告称,今年8~9月份时,大部分纺织企业认为棉花价格将在17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运行,所以棉花库存仅备到10月底。企业的缺货令现货棉价难以深度回调,因为每当棉花价格稍有回落,即吸引买家采购。
除上述因素外,上海中期分析师见惊雷称,预计11月份USDA报告可能将进一步调减全球棉花产量,届时将再次给棉花价格带来支撑。他表示,经过昨日上涨之后,郑棉再次打开向上空间,积极的投资者可轻仓建立短线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