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呵护 大宗商品或再掀涨势
2010-10-27   作者:民生银行 崔小龙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体:

    每一次世界经济的风起云涌都将期货市场置于险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流动性的无序扩张已波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纵使各国政府绞尽脑汁,还是无力摆脱失业、赤字等顽疾的纠缠,政策调控(加息)更是频频失灵,同时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议题未见实质性突破,国际统一战线难以达成。笔者认为,分化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各国意识形态之争的推动下,汇率之争已经不再是“美国式”的合理避战,而将演变成一场非美国家的“单相思”。由此,美元与非美货币之间的分庭抗礼必将引发更加广义的量化宽松,大宗商品或在流动性的悉心呵护下“梅开二度”。

    竞相量化宽松  海外经济体慌不择路

  面对美元与非美货币无法平衡的尴尬局面,自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元货币国,必然放弃利他主义情怀,肆无忌惮地向世界输出衰退。通俗来讲,量化宽松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只要美国经济没有复苏前景,非美货币的升值压力就会有增无减,日本等国的外汇政策虽由汇市干预转向资本管制,但效果甚微;第二,在美国褐皮书这个“合理外衣”的包容下,美元仍将持续贬值,还有英美GDP本周出炉,也将为重启量化宽松赢得更多理由。
  与此同时,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表面文章过多:首先,虽誓言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却并未作出任何实质性约束力的承诺;其次,增加新兴经济体在IMF中的话语权(中国增加至6%),却仍与具有真正话语权的15%相距甚远;再次,虽提及削减过度失衡和确保可持续的经济账,但既未就美国力推的经常项目赤字或盈余制定明确目标,更未宣布全球经济增长的“再平衡”目标。
  由此可见,面对步履蹒跚的全球经济,各国政府已无回天之力,只想从货币外交战的局部博弈中,攫取别国的经济硕果。笔者认为,美国再次推倒了量化宽松的国际“多米诺骨牌”,挑战着全球金融市场承受经济泡沫的“二次”极限,而肥沃的“通胀土壤”或将大宗商品再次推向高峰。

  “中国因素”风生水起  加息重拳“鞭长莫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3.6%,创下21个月新高,PPI同比上涨4.3%,环比亦大幅上升,此外,成品油价格上调,棉糖油等农产品价格“全面开花”,同时后危机时期的国际自然灾害与热钱炒作,不断催生出商品市场“相对利好”的基本面和资金面,面对外围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以及我国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中国因素”必然风生水起,输入性通胀已由预期变为不争的事实,短期内即使加息也难以抑制。
  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2895亿,外汇储备增1050亿元,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峰值,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内资产价格重估,后市料将仍有大笔热钱源源流入。笔者认为,地产、能源等“调结构”政策触动着“国际热钱”的底线,央行加息意在试探国际资金(热钱)热情的概率较大,而且人民币的走低也从正面击穿了加息引发热钱的主观臆断。可见,简单的供需经济理论已经不能独立解释世界经济的复杂走势,在重商主义盛行以及国际投机资金超强预期的今天,加息反而燃起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商品、股市本周一的强悍上攻也说明市场人气不断高涨。
  综上所述,在全球实体经济缺乏新增长源泉的大前提下,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仍将持续,各国政府在汇率之间的斡旋最终将演变成量化比拼,笔者认为。海外金融市场泡沫的放大势必倒逼国内增大政策运行区间。为保持适度宽松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四季度政府既要加大“调结构”力度,又要确保“包容性增长”,故加息预期市场炒作成分较大,海内外量化宽松仍为当前主基调,大宗商品或将踏着流动性的阶梯,不断刷新年内新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商品两轮大牛市因果不尽同 2010-10-26
· 商品上涨炒作超需求 美元贬值是根本原因 2010-10-25
· 中国加息挤压大宗商品价格泡沫 2010-10-25
· 加息空袭下 商品市场“两边倒” 2010-10-21
· 央行加息 国际市场商品高台跳水 2010-10-20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