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30日是创业板推出一周年的日子。回顾一年来创业板市场的风风雨雨,创业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目共睹。
第一大问题,创业板公司质量不佳,一批公司业绩变脸。国内创业板总结了国外创业板的教训,要求发行人公司必须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这种制度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创业板公司的质量。但从这一年来的情况看,创业板公司质量不佳问题非常突出。
第二大问题,创业板把关不严。这个问题实际上已从创业板公司质量不佳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故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大问题,保荐制度只“荐”不“保”,保荐人与发行人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保荐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新上市公司的质量,让保荐机构为证券市场推荐合格的上市公司。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保荐制度更成了保荐机构与发行人讨价还价的工具,成了保荐人敛财的重要法宝,其最终结果是保荐人与发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为了实现二者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联手忽悠投资者。
第四大问题,突击入股与PE腐败现象严重,已严重妨碍创业板的健康发展。通过突击入股,一些有权有势有关系的特权阶层一夜暴富,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李绍武事件”在创业板上演没有任何悬念。
第五大问题:新股发行沦为“三高”发行,成为赤裸裸的圈钱行为。
第六大问题,现在的创业板,通过抬高股票的发行价格来造富。
第七大问题,原始股解禁将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第八大问题,创业板的退市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及时间表,这显然助长了创业板的投机炒作之风,加大了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
面对创业板的诸多问题,这显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创业板呢?
首先是发行制度公平合理。过去一年多的实践已经表明,所谓的市场化发行并不适用于创业板(也不适用于中小板),中小企业必须定价发行,将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比如30倍以下)。并且首发流通股数量不低于发行人首发前的股本。坚决杜绝突击入股行为,最后一次非公开融资未满两年的公司不得IPO。同时加大保荐人责任,上市后发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或者存在造假上市、虚假陈述等问题骗取上市资格的,应没收保荐人的保荐费收入,并处以3至5倍的罚款,让保荐人盗鸡不成反蚀米。实际上,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创业板的诸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其次是要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方面是在创业板公司中提倡现金分红,给投资者以真实的回报。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要与现金分红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