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上涨炒作超需求 美元贬值是根本原因
2010-10-25   作者: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10月份以来,不少大宗商品价格在连续上涨之后创出历史新高,一波波的涨价潮令投资者瞠目结舌。就在我国央行上周二宣布加息后,大宗商品价格依旧保持强劲上涨趋势。业内人士分析,美元贬值、流动性泛滥和通胀预期导致的投机力量已经占据了市场上风。
   
    美元贬值是根本原因

  本次大宗商品的持续涨价,与美元指数从88.71点下跌至76.14点同步进行。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国际市场上商品用美元标价,例如1100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如果美元出现下跌,那么这个等式就变得左轻右重,必须增加左边的筹码,变成1300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才能重新等量。正是在这样的重写等式引导下,几乎所有商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今年上半年,欧元、英镑等货币受到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大幅下跌,绝大多数的人都把眼光聚焦在欧洲问题上,美国则趁机不断增加货币投放:7月份,奥巴马签署总额近340亿美元的延长失业救助法案,为长期失业者提供联邦救助。8月份,美国一项总额260亿美元的法案,旨在帮助各州政府缓解财政紧张,挽救约30万个公共部门岗位。9月份,美国政府推出了高达3500亿美元的二次刺激计划。9月22日,美联储利率政策会议宣布维持0-0.25%的历史极低基准利率不变,并表示还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该利率水平。
  西部期货研究员孙侃指出,这些措施显示出美国政府正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注入美元,这也是包括商品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大幅上涨的直接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证券分析人士称,如果美国再次实行定量宽松政策,这不仅会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而且还将引发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9月会议纪要显示,大部分委员认为,该行应进一步推出货币刺激政策。而日本央行在意外降息之后,又暗示若经济和金融形势恶化,日本央行或用金融资产收购基金来购买政府与企业债券等。“全球流动性再次泛滥预期增强。”上述人士指出。

  国际游资涌入烧热大宗商品

  金融危机虽已渐渐远去,但是全球经济并没有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美国宣布有可能重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市场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出现了全面上涨。
  当前大宗商品所处的阶段,是以流动性过剩为背景,资金涌入商品市场进行炒作的结果。“美国二次经济刺激计划,大肆印刷美元,导致全球货币贬值,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率高企,资金借助基本面良好的大宗商品进行保值避险。”孙侃认为。
  追踪全球基金资金流向机构EPFR Global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内的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已吸纳近6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全球贵金属和大宗商品基金的资金也增加了约190亿美元。与此同时,流出美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则高达500亿美元。
  仅在9月30日-10月6日,流入新兴市场股市的资金规模就高达60亿美元,创下33个月高位。EPFR Global表示,在该时间区间,新兴市场股票及债券基金受惠最大,而大宗商品基金则紧追其后。
  首创期货分析师李青认为,伴随着美元指数连创新低,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然箭在弦上,大量资金闻风而动,涌入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全球流动性空前宽裕推高了商品期、现货价格。

    通胀预期助推大宗商品牛市

  与全球流动性泛滥一同到来的还有通胀预期的陡然升温。某期货研究所分析人士称,欧美国家的二次刺激计划将直接推高全球通胀率,尤其对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全面通胀时期已经来临。
    自今年7月底至10月中旬,短短两个多月,国际金价就从1180美元/盎司一路飙升至1386美元/盎司,国内金价接近300元/克。京城各大商场黄金柜台生意火爆,据媒体报道,有老年投资者到菜百公司不问价格要求买入1200克投资金条。一时间,黄金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紧俏商品。
  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通胀预期导致,而黄金也是老百姓最容易参与投资的大宗商品。归根结底,还是大宗商品牛市烧热了国内黄金。
  事实上,不论是铜、铝、锌、锡等贱金属,还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甚至于棉花、白糖等农产品(000061)都出现了超级牛市,棉花、白糖纷纷创出上市新高,连往日不太受大资金关注的谷物类作物都出现罕见的涨停行情。
  更重要的是,国际市场上小麦、水稻等最基础的粮食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涨。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小麦价格上涨,可能会威胁到部分非洲人民的吃饭问题。
  东证期货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陆兼勤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2009年,金属和工业产品成为大宗商品涨幅领先的品种,而近期农产品涨幅突出。在他看来,这主要与“钱多”和“灾多”两大因素有关。
  据他分析,2009和2010年度全球受拉尼娜气候影响严重,多数粮食品种产量下降。而目前过多的货币引起了全球级别的通货膨胀,在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被炒到历史高点以后,国际投资基金和各类游资都把目光投向了大幅减产的农产品,进一步拉高了价格。“这必然会引发通胀,因为农产品是对物价影响最直接的品种。”陆兼勤如是说。

  中国加息难遏上涨趋势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国政府也力图通过各种措施加以遏制,10月19日晚间,央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应声而落。当夜,国际黄金价格从1370美元/盎司附近下跌至1332美元/盎司收盘,中国的加息给大宗商品牛市来了一个迎头痛击。
  但是,就在加息的第二天——10月21日,大宗商品期价再现疯狂。商品市场几乎全线上涨,市场交易金额再创新高,市场游资参与热情始终不减。数据显示,当日商品市场总成交金额约15399.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579.84亿元。
  资金对农产品的关注程度尤其高涨。当日,整个商品市场持仓市值约7073.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83.55亿元,其中农产品板块持仓市值增加约94.02亿元,农产品板块存量资金继续大幅流入,金属品种持仓市值增加约53.8亿元,能源化工品种持仓市值则减少约64.27亿元。
  对此,陆兼勤表示,我国加息难以抵消大宗商品的牛市,因为欧美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策略不会改变,只要这些国家持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游资炒作和通胀预期就不可避免。至于上周国内期货市场的回调,他指出,回调只是暂时的,商品市场牛市未改。上周五,棉花、沪锌等品种已经走出调整格局继续上涨。
  数据显示,10月22日国内棉花主力1105合约涨幅1.04%,盘中最高25200元/吨,创出历史新高;沪锌主力1102合约涨幅3.74%,收报20505元/吨,盘中最高涨幅4.63%。
  有业内人士指出,加息恐怕会引起“热钱”的涌入,从而导致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加息有可能会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并导致‘热钱’的流入,而‘热钱’进入我国后要寻求投资渠道,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股市、大宗商品可能会成为‘热钱’的首要目标。”这位人士对记者表示。

  美元走势决定价格走向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全世界货币泛滥的情况比较普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已成为了国际资金的追逐对象,不断有“热钱”通过种种渠道流入中国,意图躲过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贬值。
  如果美国持续不断地印刷货币,那么全世界的商品牛市仍将持续,全世界的人民都将被迫承受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对于大宗商品牛市的危害,2008年已经让全世界人民深切体验过一次,但今时不同往日,这次的商品牛市不是来自于金融杠杆,而是来自于实实在在的美元贬值影响,只有美元实现真正的稳定,才能最终结束这次大宗商品牛市。

  记者手记 疯狂之余留份清醒

   “中秋”、“十一”长假后,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频创新高。投机者入市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农产品成交量屡创纪录。多数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而美元又“跌跌不休”所导致。
  纵观国内从年初的干旱到中期的水灾,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生产遭受损失,产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加之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复苏过程,使得需求量不断增加,造成了短期内供需矛盾;在经过2009年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国经济并未显现出预期的增长之势,美国再炒人民币汇率问题,大量货币泛滥已经成为今年最大的风险,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结果就是热钱再次流向中国。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继4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增量超过2800亿元创年内天量后,9月份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2895.65亿元,创下今年1月份以来新高。中国政府一直在出台政策抑制过快的房价上涨,政策力度频繁加大,使得炒房资金不得不退出寻找新的投机热点,随着热钱的大量流入,加上供需矛盾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价格的炒作空间被急剧放大。
  虽然国家一直在进行着调控,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是资金流动性的泛滥基本掩盖了这些利空,造成每次的下跌回调都成为疯抢的机会。美元不断的贬值使得国外大型投机基金转向农产品市场进行保值,大量的资金涌入造成CBOT农产品价格不断刷新纪录。“十一”后随着美国农业部库存和产量预测报告的出台,更是将疯狂推向了极致,竟然出现CBOT农产品集体涨停的局面。
  资金的泛滥推高了价格,通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今年国内和美国粮食产量并未大幅度减产,相反产量还略有提高,短期的高价格还会促使南半球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国家也不会任由投机热钱过度的疯狂,持续的调控效应必将显现,背离供需基本面的价格炒作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允许有背离,但终究会回归理性。
  农产品的合理上涨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对粮食稳定生产是有益的。但是暴涨暴跌的价格对农业生产只能带来负面效应。
  热钱大肆进入带来的财富效应使人疯狂,有朝一日热钱退出后会怎样?暴涨暴跌的局面是大部分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在疯狂之余还是留份清醒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加息挤压大宗商品价格泡沫 2010-10-25
· 加息空袭下 商品市场“两边倒” 2010-10-21
· 央行加息 国际市场商品高台跳水 2010-10-20
· 国内商品总持仓刷历史新高 2010-10-19
· 基金净多再创新高 商品上涨潜力大 2010-10-1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