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展出了北京绢人的制作工艺和作品。记者 徐速绘/摄 |
10月15日-18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各具技艺的6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令前来一睹非遗风采的数以万计观众流连忘返,而不菲的价格没有阻挡消费者的收藏购买热情。在开幕首日,博览会就达成签约项目505个,签约金额达到432亿元,非遗产品走俏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收藏前景。
几年间一幅唐卡升值20倍
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在博览会上,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娘本的师弟、青海省民间工艺美术师夏吾他告诉记者:“唐卡绘制过程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金、银及各种天然矿植物原料,其中铺金、描金是唐卡绘画中的重要表现手法,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作为藏族文化中的特有艺术,这幅一米四长、一米宽的唐卡,我们两个人画了一年时间才完成。但在两三年前,这样一幅唐卡顶多卖两三万元,现在价格已经涨到50多万元。目前,我绘制的唐卡已经出口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夏吾他指着一幅悬挂在展板正中的精美唐卡自豪地说。
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在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
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的本届博览会,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以适合生产性保护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博览为重点,采取实物展示、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吸引了中国各地6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展。
收藏爱好者追捧“纯手工”
记者在博览会上看到,北京景泰蓝、安徽徽州三雕、南京云锦、藏族唐卡等在国内外极具知名度的非遗项目悉数到场。
其中,由正宗徽派竹木砖三大雕刻之一的砖雕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高级工艺师吴林水花费一年心血独创的《砖雕宝塔》,尽管售价高达20万元,但仍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过去砖雕主要应用于古建筑建造,通过不断创新,我在传统砖雕中融合多种艺术风格,图案设计融入四季平安、各种历史文化故事,并通过宝塔等新兴载体,将砖雕发展成为具有收藏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目前已经有几个收藏爱好者有意购买我的作品。”吴林水说。
具有独特的浓厚民族风格的海南苗族发绣,以五指山苗族少女的头发代线绣制,由于头发坚韧光滑、色泽经久不褪,利用其本身黑、白、灰、黄、棕等自然色体的色泽和细、柔、光、滑的特性,运用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刺绣而成,图像生动文雅、质朴素净,对比鲜明。
“苗族发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欣赏价值。这种50厘米见方的一个发绣制品,尽管售价5000多元,但在博览会上还是很畅销,这几天已经卖出了很多幅,体现出市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可。”苗族发绣工艺师黄绣花告诉记者。
“买的就是它的纯手工,因为这是不可复制的,既具有精湛的手工技艺,又富有文化内涵,虽然贵点我也愿意买。”购买了苗族发绣作品的济南市民李庆敏对记者说。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并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据初步统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
让非遗项目走近百姓生活
与单件传统手工艺品数量稀缺不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技艺,非遗工艺产品大量走向市场,畅销国内外。如与鹿茸、人参并称为“滋补三宝”的阿胶,自古以来就被推崇为“补血圣药”,汉代就对此有专门记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称“阿胶味甘,微温,无毒,主心腹内崩劳极”。
作为传统中医药瑰宝,山东东阿阿胶两千多年的历史、独特的水质、长期探索积累完善形成的制作技艺、历代医药学家的研究记载、上千首著名经典验方以及历代与此有关的故事史料,使其拥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含量和保护价值。
记者在博览会看到,作为中国惟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现场演示阿胶熬制过程,让观众领略到传统的阿胶制作技艺。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12.4亿元,利润3.67亿,同比分别增长36%和92%。
“在不失掉本真性的前提下,可以鼓励非遗项目走向市场,这样不但给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也会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感知它、接受它。”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途径,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相互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切实维护文化差异性,在特别重视“生产”的人文价值和“生产性”的人文内涵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让非遗项目更多走近百姓生活、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