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接连两次的楼市调控政策凸显了政府稳定房价、体恤民生的决心,令人甚感欣慰。但欣慰之余,我们也不应忘记思考如下问题:为什么我国使用了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却依然泼不冷滚烫的楼市?为什么许多国家基本没有调控,但房价却波澜不惊,不能成为投机家的乐园?为什么房价上涨的冲动始终存在,稍不留意它就会像魔鬼一样跳出潘多拉盒子?为什么中国经济始终纠结于楼市?
城市化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但一味的大城市化却是一个危险的歧途,这其实就是刺激购房刚性需求不断滋生的温床。当前,我国大城市化现象愈演愈烈,大城市往往利用自己先天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天时地利条件,与中小城市争夺优势资源,不管是基础能源产业,还是制造业、服务业,统统不放过,自己留下肥肉,只让中小城市喝汤。结果,大城市的产业“大而全”,致使人口爆炸式增长,教育、土地、医疗等资源非常紧张。
以汽车产业为例,美国只有一个汽车城,但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沈阳、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哪个大城市没有汽车产业?哪个大城市不是千人一面?哪个城市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质化大产业的空前集聚,助长了大城市在空间上的迅速膨胀。于是,购房刚性需求就这样不可遏制地产生了。加之大城市是投资热土,地价和房价畸高,一经热炒更是高不可攀,令普通老百姓怨声鼎沸。
另一方面,大城市房价对中小城市房价又具有标杆意义,前者高则后者高,前者降则后者降。
大城市化在抬高房价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交通拥堵、贫富差距悬殊等顽疾。因此,当务之急是调整城市化方向,防止“大而全”的大城市化,发展有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中小城市。这首先要遏制大城市的投资冲动,需要中央和各地出台有约束力的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
也许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调整城市化方向的做法——让城市化减速,这既可以降低购房刚性需求,又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有必要处理好以下问题:在这个农民工都有些稀缺的年代,我们能否在城市里少发展一些低端加工产业?我们能否让一些本来是种田能手的农民工回归土地?我们能否让农民慢慢地城市化,而不是突然间融入城市?
在近似疯狂的楼市面前,政府当然要进行调控,而且进行三次、四次调控都不为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调整城市化方向,遏制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