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理财攻略:避外币 兴短打
2010-09-30   作者:  来源:凤凰网
 

    全国各商业银行三季度累计发行了3485款理财产品,平均每个月都有千余款产品问世。记者经过对统计数据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在产品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样波澜不惊的表面之下,一场躲避市场雷区的产品大幅转型正在上演。

  三季度外币发行冷清

  因为人民币汇改导致的汇率弹性增强等因素,让人民币理财产品持续走俏成为了业内的共识。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势头向好,也凸显出了外币理财产品从今年初至今的冷清境遇。
    根据财汇资讯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在国有大行中,仅有2家银行仍维持外币产品发行数量。其中,中国银行外币发行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最高接近半数,交通银行7、8月均有20款左右的外币产品发行,在9月超过了半数,除此之外,其余各家在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上都意兴阑珊。在股份制银行中,除了招商银行之外,其余银行单月发行量也较少,基本都不足10款。
  “三季度外币理财发行数量达到了一年中的低谷,很多人也在说下半年不要买外币理财产品,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对会此类产品造成冲击。”农业银行外汇交易员李炜告诉记者,投资者不仅要承担产品本身价格波动风险,还要承担可能的汇兑损失。
  正是因为在扣除管理费之后的预期收益率降低,银行在发行上才会如此谨慎。而记者也看到,在三季度发行并到期的25款短期外币理财产品中,基本以保证收益的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为主,年化收益率集中在0.9%~2.3%,竞争力与吸引力明显不足。
  其中,仅有一款澳元产品——中国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外汇1006期澳元理财产品(3个月)”——因得益于澳元回暖,实现了5.7%的预期收益率。虽然之前汇率走势因澳大利亚国内局势有所震荡,但在9月18日,澳元兑美元汇率突破0.94大关,创两年来新高,并且距离0.9848的历史最高点相去不远。

  四季度短期产品仍为主力

  三季度以来,期限在3-6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在1个月及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发行的主力,一些理财产品研究机构均认为,在加息预期升温的大背景下,这一趋势在四季度将延续。
  在短期理财产品领域有一定运作经验的光大银行,其上海分行一位理财师认为,短期理财产品之所以风险低,是因为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是银行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等,是一种向公众发售的具有较高收益的产品,且为了留住高端客户的资金,部分银行愿意将自身收益部分让渡于投资者,以较高的收益回馈给高端的客户。如果央行一旦加息,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也会水涨船高。
  “当然,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关注产品投资范围和预期年化收益率,留意短期理财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率,要仔细研究说明书,还要经常关注银行公布的信息。”该理财师表示。
  除了期限以外,产品类型的发行趋势也因为政策的出台而有了绝对的扭转。截至9月15日,信贷资产类的产品已由过去半壁江山的发行数量锐减至1.52%的占比。
  对此,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在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银信新规的出台是考虑到银行的风险,以及银行贷款的资金量及流向不在监控范围内,由此制定的相关政策。虽然暂时为信贷类产品的发行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但是信贷类产品确实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彰显了自己的实力,无论从收益上,还是产品的兑付上,综合下来要强于其他类产品。当市场再次调整的时候,有可能对于银信合作的产品限制放松。”

  黄金挂钩类产品收益欠佳

  根据财汇资讯统计,三季度共有44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其中,以黄金为主要挂钩标的的中国银行“汇聚宝HJB10089-V澳元金上加金(3个月)”实际收益情况与预期相差最远,仅实现1%的年化收益率。和该款产品一样,三季度到期的多款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表现也不理想,全面跑输金市——9月25日,国际金价以每盎司1299.8美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而黄金饰品价格也涨至每克350元,又创历史高点。
  值此金价高点,仍有银行“迎难而上”,继续推出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比如中信银行推出一款“中信理财之乐投1001期(A款)黄金挂钩人民币理财产品(94天)”,挂钩黄金价格,并且,由于该产品收益将以美元支付,投资者还必须承担3个月产品到期后的汇兑损失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该产品并非单边看涨的产品,其结构设计为:“如果2010年11月22日伦敦时间伦敦现货黄金下午定盘价≥2010年8月20日伦敦时间伦敦现货黄金下午定盘价+目标上涨金额,产品年化收益率=8%;反之,则产品年化收益率=0.1%”,即基本为零收益。如果对结构内容判断不准,零收益风险较高。
  尽管挂钩黄金的结构性产品收益率欠佳,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率仍然领跑市场。从预期收益率统计排名可以看到,恒生银行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月月赏”美元/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36%,花旗银行的“挂钩中华区指数基金”人民币产品以2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二;中资银行中,交通银行的“得利宝·沃德添利”人民币理财产品以20%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三。此外,平均每月都有10余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10%。

  银行发行产品思路迥异

  根据财汇资讯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三季度以来,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银行这6家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趋势大相径庭,呈现出不同的产品发行策略。统计数据显示,工、交、农、中这4家在三季度都达到了一年中的发行高峰,另外2家都是达到一年中的最低谷。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建设银行,根据财汇数据显示,该行在8月份一款产品都未发行,7月和9月虽然突破了“0”,但也均低于5款。
  在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甚至发行策略是反其道而行的银行。比如广发银行,在其三季度发行的为数不多的理财产品中半数以上都是外币理财产品,8月份发行的4款更是一款人民币产品都没有,全部为外币产品。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庆理财产品收益率比中秋高 2010-09-29
· 银信产品退潮商品类理财产品补位 2010-09-29
· 国庆长假七大理财攻略 2010-09-29
· 银信理财产品发行热度不减 2010-09-28
· 银行理财“含糊不清”成通病 2010-09-2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