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理财产品藏陷阱 与银行的昂贵对赌
2010-09-26   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
 

    1296.30美元/盎司!纽约黄金期货收盘价突破历史纪录,逼近1300美元/盎司大关。近10日内,金价已经六度创出历史新高。
  不过,想通过部分银行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分享这场“黄金盛宴”的投资者并不知道,从自己购买产品的那一刻起,就参与了一场与银行对赌的交易游戏。部分这类结构性理性产品戴着存款、保险、创新理财等各种诱人的面具,其实质都是金融衍生品。
    同时,在这个诡谲的黄金市场,充斥着索罗斯、约翰·保尔森等投资大佬,各类黄金投资“发烧”,黄金理财产品扎堆发行,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并以一双慧眼辨识投资陷阱?

  隐性路径

  只是晚了一个星期,北京的杨女士就错过了中信银行的“中信理财之乐投1001期(A款)”人民币94天黄金挂钩产品(下称“乐投1001A”),当她致电咨询,被告知产品已被销售一空。
  8月中旬发售的乐投1001A是一款到期收益与伦敦现货黄金挂钩的机构性理财产品,起始金额5万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期限3个月。杨女士被告知,若标的物价格到期后高过期初价达125美元,就能获得最高8%的年化收益,反之,只能获得0.1%的较低收益。
  目前,三个月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71%。
  “乐投1001A是一款数字或障碍型衍生工具,障碍是价差125美元,超过得到8%,低于则相当于零收益。”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兰筠晖认为。 问题是,自签约那刻起,投资者与银行就开始了一场 “对赌”,而且是一场昂贵的对赌。
  兰筠晖分析,在这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银行封顶客户的投资收益,超出封顶的收益一部分被银行当作对冲保本风险的费用,另一部分当作银行的服务费。 按照“无套利”原理公平定价,最高收益或许应该是10%、12%甚至15%,而不是8%,投资者根本不清楚理财产品中隐含有多少入场费。
  其实,这种障碍型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奇异产品,发售者一般可从中获得高额费用。
  一位中信银行销售人员称,中信将投资者的专项委托资金换算成美元计价,然后参与伦敦现货黄金的交易。
  不过,就兰筠晖的投资经验而言,国内商业银行除了自己交易对冲理财产品的风险外,更有可能将产品打包出售给华尔街投行。投行拿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化整为零,将零件中的风险逐个对冲掉,甚至转化设计成另外与黄金相关的衍生品,再卖给欧洲或亚洲的机构投资者。
  就这样,资产包被一步一步改装成不同品种,当然这些经细化的产品投向还是与黄金相关的投资。兰筠晖举例说,假设国际投行收到一公升新鲜牛奶,会立刻对冲风险——将其分解为如脱脂奶和奶酪,或者是酸奶等奶制品,并从中获取产品研发设计费与手续费。
  如此,“鲜牛奶”被国际投行不断设计为各种相关性的产品并且销售掉,自己并不饮用。在此过程中,投资者并不知道交了多少手续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说,在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以为对方是财务顾问,而没有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的交易对手。
  赵欣舸解释,购买者与银行要的结果不同,而如果不能双赢的话,就存在对赌。像乐投1001A只能是在超过期初金价达到125美元才能获益8%。这意味着,即使是金价达到124.9美元,投资者的收益都仅有0.1%。
  商业银行则可以通过多种头寸对冲风险,并锁定回报,但投资者赢的概率相对就很小。因此,投资者必须清楚这样一个不对等的赌局。
  普通投资者看到的只是最高收益率,看不到产品背后所买的标的。正如上海帆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黄昊杰所称,很多理财产品最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最高收益,因此,投资者切忌跟风、追涨投资热点。
  国内金融工程师分析认为,达不到最高预期收益率,主要是因为挂钩标的趋势变动难以预期、部分产品期限较长带来流动性和汇率风险所致。
  例如,近期金价走高,但日前中国银行一款看跌黄金的产品到期收益率仅0.20%,就是基于对挂钩标的走势判断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投资者不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因此,即使黄金上涨,也不意味着黄金类理财产品就能赚钱。

  避开陷阱

  “结构性理财产品对投资者而言更像陷阱,投行做的事就是包装设计、对冲风险、从中挣钱。”一位华尔街金融衍生品设计人员说。
  更甚者,由国际投行设计的奇异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流向并不是美国,而是亚洲或欧洲。根据美国法律,不允许卖给客户不清楚的理财产品。美国监管机构在投资者开户时会做很多调整,确保投资者利益,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
  “特别是美国的投资初学者,能买到的理财产品非常少。”上述衍生品设计人员说。于是,大部分的奇异结构性理财产品流向了亚洲与欧洲,因为其金融监管相对较松,设计者有机可乘。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很多时候,特别是外汇、黄金等理财产品领域,国内银行只是国际投行的“代销者”,国际投行设计产品,国内银行来销售。
  或许,没有买到产品的杨女士很幸运。照上述运作逻辑,至少她没有被“设计”。但杨女士还是对黄金投资情有独钟,依然在寻找各种机会规避通胀风险。
  但世界黄金协会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立新认为,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有两种极端,一是为了资产保值的保险需求,要求风险完全可控,收益率不必太高;另外一种是风险不可控、大量利用杠杆操作获得高收益率的投机需求。“这两种需求的投资群体应该完全分开。”他表示。
  杨女士属于前者。在中国,像杨女士这样偏好黄金的投资者与日俱增。据最近国际黄金委员会的黄金投资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的散户投资市场在第二季度需求环比增长121%。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永涛表示,“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要参与黄金期货、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任何投资。”他认为衍生品利用杠杆操作的模式和强行平仓的机制太容易让基础知识不到位的个人投资者血本无归,“老百姓对于搞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做。对于专家的分析也不能盲从。”
  瑞士银行财富管理研究部亚太区主管暨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浦永灏表示,“投资者应该仔细分析买入黄金的理由,因为明确了投资目的才能决定哪种投资工具最合适。”他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看好无对冲、有实物支持的黄金产品。
  “在这一轮的黄金牛市中,新出现了许多黄金理财品种,有许多结构性的产品都是市场首次尝试。”张永涛说,但目前黄金理财产品的总量和收益率还都在发展过程中,很难进行统计。
  “而且,在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确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各银行虽然一般都会公布理财产品的净价,但老百姓在对结构性产品的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张永涛说。他建议普通投资者应以实物金条形式投资黄金。
  寻找黄金投资机会的杨女士不可能具备索罗斯一样的投资眼光,作为普通投资者,她目前只能通过购买国内黄金理财产品、开设黄金投资账户、买实物金条等方式参与。其首要任务其实还是看清投资风险,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黄金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旱超5% 2010-09-14
· 星展中国:将发售全新黄金理财产品 2009-12-04
· 连涨不保险 黄金理财藏玄机 2010-05-21
· 光大银行:升级“点金通”助力黄金理财 2009-11-27
· 黄金理财“找对路”方能“镀好金” 2009-10-3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