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罗毕酒店大堂 |
来到内罗毕,光看建筑,根本不相信这是在非洲,不相信是肯尼亚首都,还以为是某个发达国家的都市。因此,这个东非最繁荣的城市又被人们赋予“东非小巴黎”的称号。
酒店故事
内罗毕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城市之一,19世纪的地图上还找不到它的踪影。1899年,蒙巴萨至乌干达的“疯狂铁路”建成后,内罗毕迅速成为冒险家和狩猎者的乐园。那时的内罗毕尘土飞扬,根本找不到一个好的旅馆可以休息,洗去尘埃。直到1904年Hotel
Norfolk开业,开始有一些有钱人以及有野心和远见的人聚集到这里。1905年,鉴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英国殖民当局才把当时的“东非保护地”首府从蒙巴萨迁到这里。100年间,肯尼亚获得独立和自由,内罗毕也从当年的铁皮小屋和帐篷车站,发展成今天这座颇具规模的国际化大都市。
就像许多欧洲老酒店一样,从外表看,Hotel
Norfolk没有现代五星级酒店的繁华高楼,只有两层楼高,房间也显得比较小,但有一座绿树浓荫的后院。酒店本身,亦有说不完的内罗毕故事。1906年英国Connaught公爵夫妇和Patricia公主来访,1907年的丘吉尔,1909年的罗斯福……在任何酒店,这无疑都是值得自豪的事。其后,酒店几经转手,最新的主人是加拿大奢华酒店集团FAIRMONT,他们旗下的酒店几乎个个都充满了故事,一个酒店几乎都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
隔着一条街,Hotel
Norfolk和绿树成荫的内罗毕大学相望。内罗毕大学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东非大学,也是肯尼亚第一所国立大学。令人惊喜的是,大学里居然还有一所孔子学院,这也是非洲第一家。
东非巴黎
6月的一个下午,我站在内罗毕城市广场,面对着肯尼亚国父、开国总统肯雅塔(Kenyatta)5米多高的青铜塑像。
以肯雅塔大街为界,会议中心一侧是政府办公大楼,另一侧是商业街,现代建筑林立,商人云集,绿荫浓郁。来到内罗毕,光看建筑,根本不相信这是在非洲,不相信是肯尼亚首都,还以为是某个发达国家的都市。因此,这个东非最繁荣的城市又被人们赋予“东非小巴黎”的称号。
城市广场可以说是内罗毕的心脏。四周云集有肯雅塔陵、议会大厦、高级法院、主教堂、市政厅及27层高的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这里见证了太多肯尼亚乃至东非历史发展的风风雨雨。有工作人员在城市广场上忙碌着布置白色帐篷,看来,这里又将有一场重要会议上演。
登上会议中心,内罗毕一览无余。脚下是政府和商业街,往西的富人区是殖民时代白人聚居区,绿荫浓郁;而东区则是密密麻麻的棚户区,反差很大;东南方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工业区,类似于中国的开发区,吸引了许多外商投资。
“繁华地区自然是危险地带。就连肯塔雅两侧楼房都时常发生抢劫。”“绝对不能迈进内罗毕市内的公园,只要没有明确的目的。即使在白天也不要进去。”“切不可单独行动,千万别忘记时刻都有可能有人打劫。”有两本畅销导游书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告诫游客。而即使是我们熟悉当地的向导,也只敢在最安全的下午4点、把我们安放在这个城市最安全的广场。
虽然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内罗毕独自闯荡一番,但其实我们一路上碰到的内罗毕人都热情、友善、礼貌,迎面走来,必用当地土著的斯瓦希里语问候一句:“JUMBO(您好)!”
绿色英雄
在当地斯瓦希里语里,内罗毕的意思是“冰凉之水”,从城市凉爽的气候(年均气温17.7摄氏度)看来,并不难理解。虽然离赤道仅有150公里,但由于这里海拔1676米(和昆明差不多),内罗毕是个高原城市,它的宜人气候也得益于此。
一场夜雨将这座“阳光下的绿城”清洗得格外洁净。清晨,云开雾散,风清气爽。
内罗毕的绿化出乎我们意料。漫步城市,到处都有美丽的花草植被,很多花草是在国内看不到的。更奇特的是这里无树不开花,无论高矮,无论春夏秋冬,千树万树总是花团锦簇。气候宜人的内罗毕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联合国将环境署和人居署总部设在内罗毕的原因之一。作为联合国唯一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办事处级别的机构,与日内瓦、维也纳办事处等纽约总部以外的大型驻地机构平行,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确实值得肯尼亚人自豪。
作为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今年已是阿齐姆-施泰纳在内罗毕工作的第四年,而且他刚刚于今年4月23日被联合国大会重选担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开始了又一个4年的任期。对于施泰纳来说,这是对他之前四年第一任期间环境署所取得成就的最大认可。
在施泰纳眼里,“内罗毕污染严重,交通堵塞,河流污染,垃圾不分类收集。”
帮助内罗毕改变严重的环境污染,是施泰纳的责任,他希望内罗毕能成为全球对抗环境污染的起点。如今,内罗毕政府已经发起了一个项目,整治内罗毕的三条河流。
内罗毕还有一个绿色英雄,那就是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马塔伊女士。她1977年启动“绿带运动”,30多年里动员贫穷的妇女种植了近3000万棵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为上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我至今还记得马塔伊女士那句简单而有力的话,“当我植树时,我就播下了和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