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马仕(Hermès)“缝制时间”皮具展 |
9月5日至10月31日,爱马仕(Hermès)皮具展“缝制时间”会从早到晚陈列在上海淮海路的一幢房子里。
9月5日至10月31日,爱马仕(Hermès)皮具展“缝制时间”会从早到晚陈列在上海淮海路的一幢房子里。 这幢叫做 “Hermès
Building”的房子还未修建完工,下半部分被印满各色皮具图案的纸包了起来,像一颗水果硬糖,与周围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各异装饰风格的店面融合成一体。就在不久前,淮海路靠近香港广场的这一片地方,因为Tiffany、Ermenegildo
Zegna、Chloe等品牌相继进驻,他们的旗舰店风貌又极尽现代奢华之能事,突然就变成了城市的一片时尚新地标。走过这里的人,不知因了什么神秘的力量,脚步都变得时髦而灵巧。 华丽的环境中隐藏的皮具展览,却是一个听故事、看着时间从生活用物之上流逝的地方,可能还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对自然之美、创意之美有所领悟的情感”。这是爱马仕全球艺术总监Pierre-Alexis
Dumas对于我这样的参观者能感受到什么,所作的预期。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已经眼花缭乱的消费者可以总结出一条简单的购物心经:买所有品牌最旗舰的那一款。比如Chanel的2.55菱格纹包和斜纹软呢外套、
Louis
Vuitton的旅行箱、Tod's的豆豆鞋、S.T.Dupont的打火机、MontBlanc的笔和Tiffany用天蓝色纸盒白绸带包好的婚戒,因为品牌对待自己的旗舰产品,也似对待艺术品一般小心呵护,尊贵保养。两相钟情,买它们怎么会错呢?而爱马仕的旗舰是丝巾和皮具,再没有谁比他们对自己的经典产品更呵护有加的了,丝巾重在图案,皮具重在缝制的工艺,这两者本身就是艺术与传统最易发挥的田地。 两年前,爱马仕的丝巾展让人给了爱马仕“时尚圈中的艺术家”的名号。因为那简直不像一个丝巾展,而是一个以丝巾为手段,展示多位艺术家想法的装置艺术展(更早前Chanel
的Mobile
Art展览也有同样的趣味)。而爱马仕在品牌的日常运营中,从橱窗设计到年度主题,从海报的创意到他们与全世界艺术家的多方位合作,从艺术基金会扶持各路艺术家到先后买下多个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工厂令这些被机器工业淘汰的手工艺传统得以延续(包括制作银器的Puiforcat、制作水晶的
St.Louis、制作皮鞋的John
Lobb等),几乎令人怀疑爱马仕是不是拿出了一半的精力和金钱在玩艺术?现在,皮具展来了,谁都知道从制作马具起家的爱马仕从来都是一个“顽皮者”,顽皮到如今他们的经典包款无法即刻买到,而需要等上3年以上时间,那这个皮具展,人们可以想象,将是一个爱马仕皮包的“编年史”,想象不出来的就是,每个品牌都会撰写自己的编年史,爱马仕的创意究竟会有多新奇?
触肤的生活
2006
年,父亲Jean-Louis离任,身为家族第六代传人的Pierre-Alexis接下了艺术总监一职。在此之前,他一直修习艺术课程,几乎就是一个闻着皮革香味长大的顽皮者。孩童时期,除了上学,他每周花两个小时向工匠学习怎样制作皮具,在他看来,“芬芳、牢固、柔软、亮泽”的皮革是动物的皮肤,是一种活力的存在。他亲自撰写的展览前言中称:“远古时代衣不蔽体的人,因为皮革,拥有了生命、智慧、最初的舒适以及携带物品旅行的力量……抚触皮革,可以感受到很多文化、时间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关于皮革的名字,“从古希腊语sκy,意为遮盖;或古凯尔特语peltrom,意为击打;到古汉语以‘韦’字代表两个人展开一张皮革。这些词汇描绘着‘保护’、‘劳作’、‘人际维系’的概念。” 读过他写的这些,因而当面听他说起“我只要一闻到马鞍工具工坊里散发出的皮革馨香,双眸就会闪闪发光”,就觉得可信,会跟着他一起微闭眼睛,在想象中闻着空气里的气味。即便如此, Pierre-Alexis只说自己对皮革的世界做过深入的探究,“全面学习和了解皮革”,而绝不至于说自己已完全驾驭了皮革。 虽然女人们正经历着对皮包和IT
bag的空前狂热,但我始终觉得男人才是最适于与皮革相伴的人。男人长成后,花哨的衣服不是那么重要,而一款朴素耐用的皮包、皮鞋、皮夹、皮面记事本、皮带、皮箱伴他们日常出入,或者多一件划痕累累的皮夹克,伴上他们十数年,再传给后代,也不算稀奇。很多男人都有皮革情结,比如我的父亲,他也许不愿意为小女儿添很多入时的新衣,但若让他给我买一件皮衣,哪怕昂贵,他一定欣然陪同前往。我把这个小故事告诉Pierre-
Alexis,他笑着说:“爱皮革的父亲都很狂野,但是你要知道,皮革本身是普通的动物皮肤,易于取得,难的是缝制。” 皮革的天然之美,缝制的工艺之精,应该就是Pierre-Alexis希望在皮具展中表达的根本。在这个根本之上,还有皮具在悠远历史中的故事,皮革制成的丰富多样到你可能都想象不到的物件,当然也少不了艺术装置般的呈现。Pierre-Alexis请来了知名时尚策展人、巴黎市立时尚博物馆Galliera的馆长
Olivier Saillard为其策展,Masao Nihei为其设计展览空间,Louis Dandrel为展览配乐。配乐是Pierre-
Alexis尤其提醒观者仔细欣赏的部分,那是一曲曲衔接巧妙的交响曲,从观者一步入展厅,戴上耳机,就开始播放,从中可以听到丛林、天空、海洋甚至街道上孩童的嬉笑声,伴随着这样的乐曲和人声,眼前的展品,有的摆在身侧,有的似杂技演员般悬挂在天际舞蹈,有的则静谧地伫立在一束光源下,无论静与动,都仿佛有了生命,在呼吸,在回忆。 展览也具有爱马仕一贯的诗意和文艺气质,分成八个部分。“皮革图书馆”就像一个开放的书店,各种皮革又像艺术用品店里整齐陈列的绘图纸,按照来源和颜色摆放,Clemence小公牛皮、茴香绿Togo小牛皮、浅黄色Barenia小牛皮、金色Swiff小牛皮、紫红色Epsom小牛皮、灰色Doblis绒面山羊皮、棕色鸵鸟皮、桃红色尼罗河鳄鱼皮、宝石蓝蜥蜴皮……它们好似白纸一样等待之后被描绘成一款皮包或一件服装,这其中,手工艺匠的双手成为主宰。“女士皮包”部分想要说明,无论怎样款式的皮包,从根本上是一系列品质、技法在皮革上的集中体现,而皮包上的铆钉、环形装饰和俏皮的搭扣都是创意的标志,他们用了一句令人莞尔的话来作点睛一笔:那些皮包搭配如同美人痣。“第一位顾客:马”、“第一位手工艺匠:时间”这两部分展示了历史上从马具、马鞍、马靴、马鞭、拂尘、骑士手套到记事本、糖盒、手镯、相框、卷尺、腕表、各种包袋等五花八门的精致皮物件。“当梦想变为现实”、“低调和简约”、“千变万化的凯莉包和柏金包”、“游牧精神”这最后几个部分更多地直接展示了爱马仕的一些经典产品,包括许多名人、艺术家使用过的皮革用品,体现“手手相传”。 相较于两年前气质飘忽、更多给人想象空间的丝巾展,这次的皮具展似乎显得更为“实在”,也许皮革的故事本身就是朴实的,以传达传统手工艺的精神为主。人们还是会因为皮革能造出如此多的小物件,能在生活中发挥如此大的“气味”而感到惊讶——马鞍上装上皮革翅膀,正欲飞翔;翠绿的“苹果包”,精致而光泽,装一只苹果背在身上去公园;而公园里的摇摆木马,马身驮着一只凯莉包,昂贵的凯莉包因此多出了几分童心……可以看出,爱马仕在最大化展示经典产品的同时,还是给人们造出了脱离于现实的梦境。
左心房工艺,右心房创意
关于皮革物件的创意,Pierre-Alexis有他诗意的诠释,他甚至把这个展览的创意推及到爱马仕的整个世界(爱马仕的产品包括成衣、配饰、皮具、家用品、瓷器等),或者说他心目中的整个奢侈品行业。“客户买这些东西,是因为它可以让他们有梦想……借着工艺,我们把天然资源变成美丽的物件,”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每个人都需要梦想,需要阳光、好消息,需要笑容,有时更要变成孩子。你每天都会看见花,但是否真正看见它呢?当你认真去看一朵花时,你永远也不会觉得沉闷。创意设计就是让人去体验美。” 他认为创意就是爱马仕的一切,也该是所有奢侈品牌的一切,那些只顾将盈利推到极限的“创意”是短视的。他成为爱马仕的艺术总监,职责就是“管理爱马仕的创意过程”。他说:“
‘工艺’和‘创意’是爱马仕的心脏。你知道,心脏有两个心房,左心房是工艺和制作,右心房就是创意,要新的设计、新的式样、新的感觉。我的工作,是去选择创意,把握创意的方向,去给设计创意人员以一定的视野,并且提醒他们:他们是在为谁制作,他们是在制作什么。(这是)我的工作。我想要的不是重复自己,而是超越自己,一季又一季。” 要不重复,要超越自己,对于Pierre-Alexis来说,依靠的就是各种源自生活本身的创意。修习艺术出身的他,对万事万物都抱有充沛的好奇心和感受力。他目前最喜欢的两位艺术家是画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和雕塑家贾柯梅蒂(Giacometti),后者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给他最大的启发在于,“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似乎留有余地,这和中国艺术很注重的‘留白’意境很接近”,正如生活本身,正是有很多意犹未尽之处,更显得迷人。他曾策划的爱马仕年度主题“美丽的逃逸”之所以获得上佳口碑,恐怕还要归因于他对于生活的一些理解。他曾说:“有时候,你需要离开习以为常的路,另辟蹊径,以一双澄明的眼睛去看看不同的东西,这会让你有另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你以为一切都一模一样,其实不然。世界并不沉闷,闷的是你自己,因为你经常以同一方式看待事物,忘记了生命中不可思议的价值……就像我每天都给你最喜欢的东西,六个月后你也会感到沉闷的,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都很软弱,以为自己永恒不变,但其实又经常改变主意。美丽的逃逸是一个提醒,提醒你世界有多美丽,不要封闭自己在惯性中。” 此外,Pierre-Alexis上任后大刀阔斧的作为,除了继续与各艺术家保持较为开放的合作,更在前年成立了独立运作的爱马仕基金,资助更多的艺术家创作,也支持一些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哪个品牌没有在做“与艺术家合作”或“投身于慈善和公益”这类“极具创意”的事情,大家都在做,更多却像是在跟随一种流行,令人很难分清是谁第一个去做了。这个问题对于爱马仕来说好像并不存在,因为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很少受别人影响,以至于很多与爱马仕合作过的艺术家因为与爱马仕的艺术理念相合,自觉把自己划归为“爱马仕的编外工作人员”,却又是诚恳的。许多佳话早在
Pierre-Alexis曾祖父一辈就已经流传,例子不胜枚举,而父亲Jean-Louis在创意和品牌人性化方面给他带来的影响,尤其深厚。 父亲Jean-Louis热爱摄影,曾出版的那本摄影集《Jean-Louis
Dumas:Photographer》汇集了多年来周游世界的摄影作品,其中也夹着多张父亲镜头里的自己:二十出头,清瘦、腼腆,眼神中透着平和和淡然。现在Pierre-Alexis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依然保有一个品牌全球艺术总监身上少见的童心和敏感。和父亲一样,他也有随身携带记事本,遇见什么有趣的事物或一瞬间的感念,就用文字或素描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习惯。他说:“当我回到工作室,我就爱翻看笔记本,重新加工我的这些创意,这样我就不会把我的创意弄丢了。” 父亲Jean-Louis的笔记本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笔记本,1999年,一个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L'Objet
du
Design”展览曾选出一百件上世纪最具创意的物件,便包括了他多年来随身带着的那本小本子。说起这个,Pierre-Alexis马上从西装内袋中掏出自己的本子,在上面写出父亲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他是左撇子,写出的字很谐趣——他写了一个
Hermès,在下方又写了谐音的两个词Air Mess,然后学着父亲的样子在Air Mess上打了个大叉,笑着说:“我父亲把爱马仕交给我,让我千万别把
Hermès做成一团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