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博华章”为主题的第四届“潘家园中外扑克精品博览会”近日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拉开帷幕。世界上最大的主题扑克在此亮相,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授权发行的12套纪念扑克,以及3000多副艺术扑克珍品,均让收藏爱好者大饱眼福。扑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从多角度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或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主题扑克也以“小百科全书”的身份受到人们的热爱,扑克正以全新的收藏方式走进民间。
据悉,现在全国专业扑克收藏机构有16家省级收藏单位,包括市级收藏单位在内一共有30家左右,扑克收藏已日渐升温,扑克价值也日渐走高。小扑克大学问,扑克这种大众化的娱乐工具,已经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起源于中国“叶子戏” 小扑克蕴含大学问
扑克谁都玩过,可它到底源自哪里呢?关于扑克的起源地众说纷纭,但是较为集中的说法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最早关于“叶子戏”的记载见于唐人苏鹗在《同昌公主传》中的“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五代时期关于“叶子戏”的记载越来越多,如《偏金子格》、《小叶子格》等详细记载了“叶子戏”的玩法,说明纸牌发展到那个时期已相当成熟。据考证,发明“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张遂,这种纸牌主要供玄宗与宫娥玩耍,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子戏”。以后传入民间,得到文人学士的广泛追捧,所以很快流行。“叶子戏”大约在13世纪传入欧洲,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糅合了中外各国的纸牌游戏,才逐渐形成了今天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而扑克又分意西法德瑞五个体系,我们玩的就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法式扑克。 中国扑克牌馆馆长李维刚饶有兴趣地讲解了扑克隐藏的科学知识。一年有4个季度,春夏秋冬,扑克就有4种花色,黑红梅方。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每个季度3个月,每个季度13周,正好对应上扑克每个花色的张数。把所有扑克的角码A-K加起来,每个花色91点,正好和每个季度的天数相同。4个花色364点,大小王各半点365点,而闰年时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
“草根”项目架设国际交流舞台 主题扑克融汇“百科全书”
提起扑克,你的第一反应是《赌神》、《扑克王》电影中那副旋转于手中、变幻莫测的神奇扑克,还是茶余饭后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娱乐工具呢?扑克可谓是最普及、最“草根”的一项娱乐活动。据统计,扑克的玩法有千种以上,国际上流行的不下200种,其中“桥牌”已成为国际上正规的竞赛项目。 此外,“主题扑克”也是藏家竞相追逐的焦点。主题扑克指牌张正面按一定主题设计、印制不同图案的扑克,这些扑克有别于传统的人头牌。中国主题扑克自上世纪50年代末的“水浒人物”等一批扑克的印制到现在已有50年历史。主题为“人物漫画”的扑克把肖像漫画的艺术特点与扑克的游戏功能相结合,使扑克有了新的审美情趣;主题为“中国名山传说”的扑克,把许多与名山有关的传说汇集在一起,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记住身边的美景……到如今,主题扑克几乎包括了历史、人物、风景、名胜、文学、艺术、动物、植物、交通、教育、军事、战争等各种题材,可以说多种艺术扑克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一部图文并茂、洋洋大观的百科全书。读牌、赏牌、藏牌成为文化时尚,人们从扑克中获取知识、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扑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知识。 而在此次“潘家园中外扑克精品博览会”上亮相的《中国传世名画》和《世界传世名画》两副世界最大的巨型主题扑克,全球绝版限量发行仅300套,每副扑克均附带有惟一流水编号的珍藏证书,收藏这样两套巨型扑克等于拥有了扑克的世界之“最”。 李维刚表示,扑克本来是一种世界性的娱乐工具和文体用品。随着主题扑克的诞生和普及,如今的扑克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载体、知识载体、信息载体和艺术载体。本届扑克博览会展示自扑克诞生以来到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扑克,这些不同时期的扑克构成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扑克的牌面虽小,但是传播内容广泛,传播形式更是喜闻乐见,扑克是新的文化载体。”他笑着说。 扑克收藏界有名的“老白”白永宁认为,只把扑克当成是一种娱乐工具是可悲的,其实扑克最大的价值是它的文化价值。“‘扑克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信息量大、风格迥异、内容多样的信息。对于这种起源于中国却在国外有着悠久收藏史的扑克文化,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扬扑克的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