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智频道 >> 收藏·拍卖
插屏“三看”后再收藏
2010-08-02   作者:  来源:新闻晨报
 

清代红木座插屏
    有一些古董很难归类,比如插屏,原本属于实用器,体积比现在大很多,落地而设,用来遮挡厅堂上不愿被外人见到的部分,或者用来隔断空间。没想到这段时间上海突然流行起来。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插屏。

  价格一路攀高

  明代晚期,插屏升格为赏玩器,原来的实用功能开始转向装饰功能,不仅个头向单薄、微型发展,而且堂而皇之摆上桌案供人欣赏。清朝之后,更成为上流阶层人家桌案必备的陈设之一,不知把它归入木器家具好些,还是归入文玩清供更恰当。时下,上海本地插屏藏家基本分两类,一类是喜欢赏玩明清家具的“老派”藏家,他们把插屏当作旧家具中的小品物件看待;另一类是文人雅士,写作绘画的桌案上,文房四宝之外摆一座漂亮插屏,更加古色古香。这两类藏家对插屏的使用,正好佐证了插屏类的双重性。
    近年,插屏的价格一路攀高,2008年春季中鼎国际一座清代粟黄地嵌百宝博古纹插屏拍出517万元,厦门心和2008迎春古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对清乾隆碧玉雕山水人物图插屏拍了540万元。海外市场对插屏的追捧更火——香港苏富比2007春拍,一座乾隆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壁御题诗插屏创下破天荒的3413万多元!普通插屏也由几年前的不足万元快速升到几万、几十万元。

  “三看”之后再下手

  面对林林总总的插屏,一定要“三看”之后再下手:
  一看材质。插屏由座框和插芯两部分组成。清中期之前的插屏大部分用紫檀、鸡翅木、黄花梨等顶级红木做底座和外框,用牙雕、剔漆、和田玉以及天然大理石做插芯。晚清以来变得鱼龙混杂,用料大不如前,尤其是民国之后紫檀等极品红木稀少,用樟木、楠木、瘿子木制成的座框已属罕有,绝大部分都用常见的山榆、乌木、黄杨根。插芯的档次也下降很多,刻瓷、螺钿、竹刻、松花石、祁阳石等都拿来做料,偶尔遇有上等好料,也因为制作古法的失传、能工巧匠的去世,制出来的插屏往往缺少神韵。所以,收藏插屏一定要细心分辨座框和插芯的材质。如果见到一座插屏的座框和插芯材质相差太远,就要当心“二手组合”了。
  二看芯面。供人赏玩是插屏的主要功能,而插芯则是赏玩的主体,这也是座框选材单一,插芯材质却能多姿多彩的原因。无论什么材质的插芯都以双面为佳。其中如天然大理石插芯、玉石插芯、象牙插芯等都容易做到两面雕刻,另外一些如瓷板、螺钿、掐丝珐琅等工艺的双面制作难度则非常大,非大师级能工巧匠不可为也。双面插芯的优点显而易见——如果靠墙摆放,看惯一面后可随时把插屏转身,欣赏插芯的另一面。如果是隔空置放,插芯正反两面不同的图案纹饰,会给屋子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当然,这里指的是同年代、同等材质的插屏,如果在一座明朝单面插屏和一座民国双面插屏中遴选,自然首选前者。
  三看形制。插屏的形体有大有小,并且差异很大。大者高3米有余,小者只有20厘米。常见插屏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方形,与长方形桌面和谐匹配,凸现审美情趣。但也有一些插屏没有形制,比如乾隆帝有座“碧玉闹元宵图”插屏,插芯做成古镜形状,放在碧玉雕成的花盆底座上;乾隆帝还有一座“碧玉三星赞”插屏样式更加独特,底座分三层紫檀透雕,插芯半包,却美不胜收,2006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得274万元人民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第四套人民币收藏价格遭爆炒 2010-07-30
· 贵金属收藏持续升温 2010-07-29
· 有印谱 收藏书画心中有谱 2010-07-29
· 开放时代的新收藏观 2010-07-29
· 收藏何必躲进小楼成一统? 2010-07-2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杨涛:政府储蓄合理规模是多少·[思想频道]左晓蕾:完善市场制度是楼市调控之本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