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侃认为,张择端利用虹桥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春秋、城郊的转化。 |
世博开幕以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因为在中国馆的电子呈现,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在学术界和民间,至今尚有许多关于这幅528米长卷的未解之谜,其中最大的争论莫过于:《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季节到底是春季还是秋季?
7月24日,中国馆策馆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杭侃教授在上海博物馆作了一场名为“《清明上河图》与汴梁城”的讲座。他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提出新的观点:绘画不是摄影,而是选择典型画面组织到一起的创作。由此,画中出现多种季节景象是可以理解的。
春秋之景的交融
《清明上河图》,画名中的“清明”二字让人自然想到所绘的景象是春季时节,画中也确实不乏许多春景。比如汴河边树木的新枝,有人趴墙围观公驴见到母驴发情,以及写着“新酒”两字的小店旗招,虽然很多人认为新酒是指新酿的酒,但杭侃指出,据那时的文献记载,“新酒”是指清明前后开始卖的酒,画面里的新酒应该是进入春天的标志。还有王家纸马铺,这是卖清明时的纸制器物的地方,供人们专用于坟前焚烧,有房子、车、马等,和现在的习俗是一样的。
对于秋景之说,杭侃也有介绍。有人看到画面中的西瓜,一块块切开来竖放着,瓜上带着籽,除了是西瓜外很难想到别的事物。秋景之说是河南开封市的教师孔宪易在1981年提出的,他曾指出画中的八处秋景,如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10多人;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能是清明时节的事物。细数起来,春秋之景的交融十分明显。杭侃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提出了新看法,他认为,绘画不是摄影,而是选择典型画面组织到一起的创作。因此,画中出现多种季节景象是可以理解的。 人们的争议多是从画名的“清明”二字开始的。事实上,现在就《清明上河图》原名尚存争议,有人认为该画最初只叫《上河图》,张择端在进献此画时为了向皇帝寓意政治清明,故而加上了“清明”二字,也有说是皇帝看到画上的繁荣景象,因宋代喜欢粉饰天下而加上的“清明”二字。
虹桥是城郊之界
关于画中汴梁城的城郊分界,普遍说法认为城楼是明显的标志。然而杭侃指出,其实过了虹桥就是进城了。 虹桥是横跨汴河上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因形状宛如飞虹而得名。画中虹桥之前的景象,春季清明景象突出,而之前提到的秋景之争,多是出现在虹桥之后。此外,古代城市规划时,凡有墓葬、烧窑、草市等都需在七里之外。杭侃说,从虹桥上有人做生意来看,虹桥也是郊外的一座桥,但是在虹桥两边的房子有着明显的差异。桥左的房子大梁很弯,梁架简单,这个房子叫自然材,说明搭建得比较随意,建筑等级比较低;桥另一边的房子是用戒尺画的,非常精细,用了鸱吻、折缝板等,建筑等级明显不一样了。
杭侃认为,张择端对虹桥的处理手法非常巧妙,这座桥在画中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春秋、城郊的转化。
汴梁的城市问题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曾说:“中国之所以为今日之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且不论,而为宋之所造就者,什八九可言。”也就是说,当下的都市现象大部分是从宋代开始就已出现的。为此,杭侃详细列举了《清明上河图》中多处当下城市现象的“投影”,比如汴梁城里的娱乐、商业、算命行当、科举教育以及房价等。
杭侃重点提到,在画面快结尾的地方,出现了难得的画面:“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虽然我们世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自古以来也总是存在着城市不让生活更美好的一面:城市的发展使得外来人口在某一特定区域高度密集,这些脱离了土地的人群在物资供应、居住环境、卫生防疫、公共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矛盾。比如,当时汴梁都城里地价非常高,所以很多官员都是租房子住。宋朝很著名的一位宰相,家里的前厅竟然仅供一匹马调头这么小。北宋末年,再多钱也没地可买。京城不宜居。这个城市病不是现在才出现,古代就有这个问题。有人选择了不在京城居住,像现在很多人逃离京广沪,到二线城市居住一样。 “是否繁华总如昨夜一梦,富贵终是天上浮云。”北宋和南宋的繁华都终止于战争等变故,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的移民,他们迁往别处,但仍然“言则必谈京师风物”,怀想汴梁城的风光。杭侃最后感慨道,“人类是历史的动物,但又很健忘。对于历史,将辉煌引以为豪、将错误引以为戒,才是最有益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