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智频道 >> 文化·品味
一棵叫做冯小刚的树
2010-07-21   作者:马戎戎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冯小刚在片场
    冯小刚曾经对自己有诗意的描述:“我就像一棵小树,选择了栽在大山间,那里有阳光可以照耀我。总有一天,小树也会长成大树。那时,我也会有自己的影子。”
    “那是《甲方乙方》试放的时候,——就在这座楼的三楼对面放。”新影联的副总经理高军告诉本刊记者,“片子拍好了试映的时候,声画不对位,他放声大哭,哭得眼泪鼻涕都下来了。”
  那时高军觉得冯小刚过于“较真儿”了:“一般导演没有较真儿到这个程度的,放不好从头调呗。”
  过于“较真儿”的背后,是冯小刚当时面对的压力——“那么多影院老板,院线老板等着看片子,着急啊他……前面都没拿钱,零片酬。只拿票房收入的分账。”高军说。
  问高军:“那他怎么就肯接受这样的条件呢?”
  “紫禁城当时是多有品牌的公司,又有院线,新影联,通力打造中国第一部贺岁片。他知道这个事的意义有多重大,肯定知道。”
  那一年,冯小刚39岁。对于一个40岁的男人来说,这样的机会,是第一个,也许一不当心,就会成为最后一个。
  1994到1997年,冯小刚这3年不算特别顺当,有点“点儿背”。一连三部作品:《月亮背面》、《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我是你爸爸》均未通过审查。他和王朔一起创办的好梦公司血本无归。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的投资人都躲得远远的。”
  1996年3月21日,冯小刚的新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在北京开机,10天后电影局给了严厉的审查意见,电影停机。当夜,冯小刚大醉,第二天醒来,脑袋右侧露出一块拇指大小的头皮,民间俗称“鬼剃头”。
  大环境并不乐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影公司在电影发行上连年亏损,1988年有45%的影片发行不足60个拷贝;国内几个著名的电影制片厂中,曾经作为龙头企业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从这一年开始第一次出现亏损;上海电影制片厂两年后开始借贷,负债达2005万元;西安电影制片厂也早已开始以借贷度日,借贷额超过2000万元。进入90年代,国产电影的不景气丝毫不见好转。1993年,国产影片的生产减产一半,观众不足从前的1/3。电影《甲方乙方》中虚构的一台“演员没有戏演,导演、道具、编剧赋闲在家待业”的背景正是当时中国电影业的真实面貌。
  这样的背景下,第一部本土贺岁片是张和平和韩三平集中力量精心策划的产物,它的用途很明确:救市、突围——可冯小刚也不是唯一的选择。高军回忆说:“不是光找的他。也考虑过比如说像赵宝刚、尤小刚、郑晓龙,当时就是想在成熟的电视剧导演里选一个。”
  这里面,有对势力对比的考量:“已经成名的张艺谋、陈凯歌?不可能。因为你的市场理念强加给他们是不可能的。而加给冯小刚当时是可以的。”
  那时的冯小刚,在高军的眼中并不强势,即使外形上也是如此。“夏天没人见过他穿短裤,我们运动什么的都穿短裤,没人见过他穿短裤,大腿根那才这么细。”高军回忆说,“我们就问过他夏天这么热,你不穿短裤?他说:不穿,不好看,就跟裤子外面插两根棍似的。”
  “凯歌也好,张艺谋也好,都是科班出身,而且凯歌还是世家,所以他们有一种电影贵族的优越感。小刚没有。小刚在当年反而是有一些自卑感的。”高军说。
  “贺岁片实际上当时有三大指标,第一是必须给这个档期量身定做。第二是一定要喜剧的,第三是要有知名度高、有名气的演员,明星大腕云集。”
  高军说,当年如果《甲方乙方》没有出来,中国贺岁档探索至少要晚5年。从时间上看,5年后的2002年,《英雄》占据了贺岁档,单片创下2.5亿元票房,真正呈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以至于高军把中国的贺岁片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2002年之后。2002年之前,冯小刚用一部《没完没了》就扫荡了贺岁市场,一部电影的票房超过其他小片的总和。2002年之后,大家忽然发现了,拍大片,才能挣大钱。
  “喜剧片在中国市场为什么容易成功?是因为成本相对比较低。喜剧片是最省钱的题材,最费钱的电影是灾难片、科幻片。”高军说。
  “现在看来,我们选冯小刚是选对了。因为冯小刚在喜剧路上走的的确是很远。”高军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说,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成功是“平民英雄话语狂欢”的成功,也是小人物故事的成功。观众喜欢看他的电影中以葛优为代表塑造的一群“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的小人物。
  那些小人物的形象,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的冯小刚自己平民出身的一面。
  《甲方乙方》赢得了票房成功,但并不招学院派评论家待见。评论家曾认为,这部电影毫无电影语言可言,不过是小品式段落的集合。对此,郝建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冯小刚的喜剧片并不在当时的话语系统内:“1993年、1994年的时候,评论家的目光还集中在《蓝风筝》、《霸王别姬》上。90年代初的艺术评论承袭的是80年代思想解放后艺术要传递艺术家的思考。”
  “当时的商业话语还没那么强。”郝建说。
  《没完没了》后,冯小刚成为华谊的签约导演,原因至少有三重。一重是张和平离开了紫禁城影业。另一重是他的出身影响了他的去处,比如,他注定是不能留在北影厂的。然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广告人出身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借着冯小刚电影进行的本土制片的商业化探索走在了当时其他国内公司的前头。
  华谊的商业化探索是从在冯小刚电影里植入广告和拉赞助起步,刚开始很生硬,徐帆就曾在电影里大喊:“欧陆经典,欧陆经典啊。”葛优在《没完没了》里的那辆车被漆得像花瓜似的,仔细一看是各种投资赞助方的企业LOGO。《大腕》里葬礼拉赞助的那段,某种程度上,也是冯小刚忍不住了,讽刺了一下。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里,这种广告植入已经相当顺溜了。那时,70%到80%的投资,都是通过广告回收的。
  最直接的刺激来自金钱。
  “那边开了很优厚的条件,一年400万元。小刚给我们实际上是打个招呼——400万元我拿不拿?我要不去吧,钱就没有了。这边看能给我什么。一看给不了,这边也同意,就过去了。”高军说。
  对金钱的态度,冯小刚很坦然,他并不否认自己对钱有欲望。2008年因为《集结号》采访他时,他很坦然地提到他早期家里并不富裕,很紧张,他不否认“名”和“利”曾是他早期拍电影的重要动力来源。
  早期他做电影时的状态,高军形容为:“他有一种创作激情,源动力。他当时要拍《甲方乙方》的时候,其实他已经连续几次都作品中途夭折,或者停机啊什么的。一般的导演要是经受这样的打击就一蹶不振了。可他不服输。小刚导演当时是拼命要冒这个尖,像那种大石头下面压一个小苗啊,压着出不来,拼命从旁边钻也要钻出来。”
  可以说,在冯小刚身上,有中国平民阶层的一切特点:既重感情,讲义气,追求机会公平,也有着实用和精明的处世态度。
  在王朔、叶京等“大院子弟”的眼中,这些特点是可讽刺的。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播出期间,叶京曾这样在媒体上评说冯小刚:“冯小刚为人行事是带有强烈的个人目的性的。《甲方乙方》当时没钱啊,340万元能拍什么?……巴顿将军那场戏,我无偿给他调来一个营的坦克。你知道坦克要多少钱吗?就拧一下钥匙点一下火,每辆坦克就五六千块钱一个小时。”
  叶京说:“冯小刚多会做人啊,天天叶老师长叶老师短。……受王朔影响,后来我也发现这人跟你套近乎有强烈的个人动机。”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冯小刚承认他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人每天都活在各种关系里,你要集中你全部的人生智慧去应付。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问题,你一旦掉以轻心,‘嘣’就出问题。别说跟你的同事的关系,你跟你爸妈掉以轻心都容易出问题,忽然间,老头不高兴,老头说,啧,寒心了。‘你那天,怎么怎么了?’我就会想,‘我怎么怎么了?’”
  对于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的合作,高军说:“王中军就看中了冯小刚这个品牌,实际上就是利益让冯导和中军走到一起了。成年人很多事情都是利益。包括张伟平和张艺谋走到一起,也是利益加义气。但是小刚和王中军之间就不能说是利益加义气了,叫利益加感情。”
  在王中磊看来,事实上,一直到《天下无贼》之前,冯小刚拍的都不是商业电影,而是文艺电影。和华谊合作,让冯小刚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想,而以冯小刚的电影为核心产品,华谊也从广告公司开始,一步步成为国内最有实力的民营电影公司。
  2002~2003年的跨年贺岁档,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剧本没有通过审查。这一年,《英雄》拿了2.5亿元的票房。2002年《英雄》的出现,标志着大环境的转变。
  2002年底,《英雄》上映。用了很多极端的拍摄和营销方式,第一次汇集港台地区和内地的明星大腕,第一次拍卖音像版权,第一次包租公务机宣传,第一次拿出1000多万元做轰炸式宣传。在国外,借了《卧虎藏龙》掀起的东方风潮,海外总票房11亿元人民币,一下子激荡起中国投资人拍大片的热情。
  也是在2003年,广电总局颁布《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在这部“开禁令”中,电影制作、放映环节基本放开,发行环节则大幅开放,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资本(不含外资)与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或单独成立制片公司,民营影视公司终于获得了和国营制片厂一样的身份。该规定从2003年12月1日实施,但民营制片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主力。当年民营资本投资电影96部,占全年140部国产电影的68%。随后,大量风险投资也进入了这一领域。
  《英雄》这样的大片模式给冯小刚带来的刺激,他用近似段子的形式描述过:“大约是4月份的时候,一位传奇式的大老板来到了北影。来访的目的只有一个,投资电影。……当天晚上,我闻讯赶到重庆饭店,一大帮导演都在,席间主要的话题就是讨论两亿美元怎么花?我多喝了几杯也跟着起哄。”
  张艺谋制作《英雄》的同年,冯小刚通过华谊兄弟找到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开始制作《大腕》。当时冯小刚觉得:“剧本改编完成,自己觉得,抓紧拍出来,年底能和《英雄》一争天下。”哥伦比亚的联合主席盖瑞斯对他说:“原先你的影片没有出过国境,外面对你不了解,《大腕》就当是一部推广的广告片,为第二部、第三部电影打一个基础,预热你的海外市场。”
  同期,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华谊兄弟也在进行资本运作。华谊兄弟得到的第一笔商业投资,是在拉赞助的过程中遇到的太合集团。2000年3月,王中军和太合集团各出资2500万元,将其重组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王中军兄弟持有50%的股权。2001年王氏兄弟又从太合控股回购了5%的股份,拥有了公司的绝对话语权。
  王中磊承认,《英雄》的票房成功极大地刺激了他们。“我知道他的票房会很高,但那时想,也就七八千万元吧。当时的想象力也就到那里了。”《英雄》上映后,王中磊想方设法把《英雄》的营销方案弄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说:“看了以后发现,大致的框架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更敢做。”
  《集结号》之前,《天下无贼》被公认是冯小刚最好的作品,它的票房收入也很可观。《天下无贼》是冯小刚首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但显然无法如《功夫》、《英雄》那样堂而皇之地登陆北美主流院线,大张旗鼓地赚美元。《天下无贼》后的《夜宴》,却是冯小刚至今争议最大的作品。
  对于《夜宴》,冯小刚自己称为“装孙子”:“这个社会既然有这样一种偏见,你去扭转它也扭转不了,那哥哥就拍一回让你们看看,你们认为这路的电影是高级的,那么不妨我们也浅薄一次,回应一次:好,我拍一个你们认为难的。我首先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拍的这部电影。”
  结果,《大腕》没有起到的作用,《夜宴》起到了。
  从华谊兄弟的角度看,《夜宴》是一部帮助公司壮大的必要的作品。2005年的最后一周,华谊兄弟完成了它的第三轮融资,用不到10%的股份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融资。它标志着华谊兄弟在制片领域拥有了制作大片的能力。
  “《夜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开始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国际环境。投资啊,就是国际的销售环境。因为这部电影我第一次去了戛纳,因为这部电影我第一次直接跟外国片商讨论我们如何发行,如何销售。这个于我来说,到现在依然受用。至少是我了解了外国这个体系,给了我一个比较好的经验。还有就是,我通过那部电影接触了比较多的艺术家,包括谭盾、袁和平,有机会去和袁和平合作。这也使我的视野比较开阔了。”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王中磊说。
  华谊能够拥有这种能力,依靠的是国内金融市场的成熟。
  2004年前后,华谊进行了3轮私募,新的融资方式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股东的增多:目前华谊的董事会基本可以看做中国企业家高峰会,而资金形态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影片的制作。
  2006年12月初,在江西婺源外景基地出现的,不但有《集结号》剧组,还有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曹珂,作为一名金融业成员,他之前从没想自己有一天会和剧组发生直接联系。
  曹珂肩负着《集结号》电影拍摄的项目真实性核查、进展情况核查、贷款检查等多项任务。2006年8月底,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后,招商银行贷给华谊公司5000万元无第三方公司担保的贷款;这笔钱对于每年有3000多亿元对公贷款的银行来说,并不算多,但对电影业来说,这种按照中小企业贷款性质和管理模式来发放和信贷管理的贷款方式却是第一次。
  而电影内容,也不再仅仅由导演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集结号》的结尾曾经有过几个设定,但最终设定在这个最稳妥的结尾上,也是因为“集体的声音”。王中磊承认,出于对资金回报的考虑,有时会出现艺术考虑和风险考虑的矛盾,但好在“冲突不是很激烈”,因为华谊的专业品牌形象还是有话语权的。但王中磊说他有时依然会觉得紧张,虽然日子好过了,然而“会觉得不是免费的,而且融资的钱需要回报,对股东要负责任,拍电影的时候要想到股东”。
  在这个过程中,冯小刚也在逐渐从一个个人化的导演,成为一个更善于与团队合作,更知道哪里要妥协,哪里要坚持的导演。
  刘淼淼是《天下无贼》和《夜宴》的剪辑师,在他记忆里,《天下无贼》的剪辑特别顺当:“就那一版,一版就是定稿。”而《夜宴》很多的段落是边拍边剪,剪辑工作从2005年9月持续到2006年3月,花费了7个月。最重要的后期剪辑工作进行了“近两个月”。王中磊说,《夜宴》一共剪辑出了三个版本,导演的2小时30分钟版、制片人的1小时40分钟版以及最终的折中版:目前发行的2小时零9分钟版。但是据刘淼淼回忆,仅只在他这儿,就“起码有三个版”。冯小刚在剪辑过程中与海外发行片商日夜争论,最后终于保留了自己80%的意图。
  2009年《非诚勿扰》上映,电影里的商业植入营销是非常明显的。为了一张招商银行信用卡的镜头,冯小刚说:“我把一个刻着我名字的杯子摔得粉碎,玻璃碴子都溅到了我脸上。他们非让我接上这镜头,我说,你们觉得这好看么?旁边有人凑上来说:导演,我觉得这是这片子里最美的镜头。我一巴掌就把桌子推翻了。”
  然而镜头最终还是剪进去了。
  冯小刚这样形容自己在各种力量之间周旋的态度:“我知道有那样的导演,他会说:你甭给我说这个,我管不着你。但我觉得大家都不是活在真空里,你如果对合作伙伴是这样的态度的话,也就别合作了。最后大家说:行,你有坚持。但是投资人说,你不顾我们的利益。我觉得任何一个东西能做成,到最后一定是各方都有坚持有妥协。完全是你合适我不合适,不行——我为什么要陪着你玩啊?所以最后就变成,他们提出来的东西,我说:这个,绝对不行。这个,行,到我能容忍的边沿。每次我们之间都会有激烈的冲突,每次都变成他给你10件事,撤走5个。”
  “这么多年,他所做的其实就是‘让二老满意’。”北京电影学院郝建教授说,“他坚持的还是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所以要让老同志满意,还要让老百姓满意。”
  或许这里还应该再加上一个“让老板满意”。
  2004年,冯小刚曾经想过与张国立联手自立门户。那年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合约期满,于是联手张国立成立了一家名叫太合民众的公司,注入资金500万元,双方各持50%的股份,张国立任总经理,冯小刚做导演。当时两人曾雄心勃勃:冯小刚每年拍两部电影,张国立每年拍三部电视剧。“后来,小刚又被华谊兄弟给挖去了,把我给甩了。”张国立打趣说。
  冯小刚和华谊一直能合作到现在,王中磊认为:“我觉得就是信任和安全感吧,这个是很重要的。其实冯导演做到现在他也知道,其实一个导演很需要安全感。现在小刚这个级别,找投资已经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他的安全感是对他这个电影从前期到后来的发行的一个安全感。这个对于他来说可能远比谁多给他1000万元来拍这部电影更重要。”
  “他其实是个很真实的人,他是因为把他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放在了外边,他所有的这些缺点其实别人都有,冯小刚只是都把这些摆在你面前,而且毫无顾忌地告诉你们,我是这样的。”合作多年,王中磊这样评价冯小刚。
  冯小刚曾经对自己有非常诗意的描述:“我就像一棵小树,选择了栽在大山间,那里有阳光可以照耀我。总有一天,小树也会长成大树。那时,我也会有自己的影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电影还是老的好 2010-07-09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2010-07-08
· 中国电影,请别辜负了黄金时代 2010-06-25
· 中国电影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2010-06-09
· 愿戛纳的阳光照进电影 2010-05-2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田立:两大投行顶不上一条章鱼?·[思想频道]政策性金融 “配角”一样出彩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