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类特别是豆油期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在库存高企、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这很令投资者关注。结合原油、大豆期价走势以及豆油供需面分析,美豆天气炒作增加了豆油风险升水,但利空的基本面和原油的弱势或令其高位承压。 在美国中西部天气忧虑的刺激下,豆类期价已经连续两周上涨,但豆油上涨幅度较大豆、豆粕偏小,表现相对弱势。后期豆油走势将如何发展?笔者结合原油、大豆期价的走势以及豆油的供需面影响因素分析后认为,美豆天气炒作增加豆油风险升水,而供应宽松的基本面以及原油的弱势或令期价高位承压,豆油难以大幅上涨。
原油期价持续弱势振荡
因生物燃料的概念被赋予豆油等油脂品种的价格之中,所以其价格的强弱与原油的表现密切相关。特别是美国豆油,由于美国长期的生物燃料规划,使得CBOT豆油对原油表现出了亦步亦趋的走势。传导到国内连豆油期货,其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据统计分析,连豆油和美原油期货价格相关性高达80%以上。 目前,原油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而表现弱势,并持续在低位徘徊。据了解,美国6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12.5万人,高于之前预估的11万人,这是该数据今年首次下降,降幅为2009年10月以来最高;6月失业率为9.5%,预估为9.8%,为2009年7月以来最低;美国6月CPI较前月下将0.1%,连续第3个月下滑,为2008年10—12月以来最长的一次下滑。加上美国上市企业中期财报较差等,这些经济数据均显示了经济复苏力度的脆弱,对原油消费需求的增长不利。巴克莱资本最新报告下调原油的价格,其称:“外部糟糕的市场人气可能仍笼罩油市上方。”显示对原油后市的悲观看法。不过,7—9月份是美国墨西哥湾地区飓风多发期,或对国际原油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这将限制原油价格深幅下跌,后期原油走势更可能是低位弱势振荡,其对豆油期价的影响略显偏空。
天气炒作升温,豆油增加风险升水
作为豆油的上游产品大豆,其价格的涨跌对豆油的指导性至关重要。目前,正是北半球旧作大豆库存偏紧,新作大豆还没上市的真空期,关于旧作库存紧俏和天气不确定的题材炒作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下调2009/20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1000万蒲式耳至1.75亿蒲式耳,这一数据已处于历史低位,然而,中国对于进口大豆却持续强劲,这将使得美豆年度结转库存存在继续下调的可能,那么低库存势必会对美豆期价形成支撑。 7、8月份是大豆生长、结荚、鼓粒的关键时期,期价对天气的变化异常敏感,因为这个时期的气候条件将决定大豆单产最终的好坏,天气稍有不利即会引发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最近美豆期价的飚涨就是源自对美国中西部天气炎热、干燥的忧虑。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7月11日,大豆生长优良率为65%,数据自今年其公布以来一直下降,说明大豆生长状况并非预期中的良好,后期是否继续下调将取决于天气是否进一步恶化。美豆已经进入年度例行的天气炒作期,自然也增加了豆油的风险升水。
供应宽松制约豆油价格连续反弹
长期的高库存一直是压制豆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利空因素。市场预计2009/2010年度的豆油库存为433万吨,处于高位,而2010/2011年度较2009/2010年度增加85万吨至518万吨,为创记录高位。但是,高库存并没有抑制中国对豆油和大豆的持续进口,当前市场有关中国自美国、巴西进口豆油的消息不断。据了解,中国大豆月度进口量持续增加,6月份更是达到创记录的620万吨,较上月增长了41.9%,1—6月份累计进口大豆2580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增长16.8%。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7—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在高位,将分别达到500万吨、450万吨和400万吨。庞大的进口量势必造成中国国内大豆供给充足,而大豆供给的增加必然会转化为豆油供给的增加,后期豆油供应宽松的局面必将限制其价格的上涨幅度。
油脂消费季节性低迷使价格承压
豆油作为最大的食用油脂品种,其消费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征,7、8月份是我国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居民对于油脂的消费较其它时期偏低,这个时期是豆油消费的季节性低迷期。那么季节性的低迷必将使得豆油消费减少,并对豆油价格形成压力。 在其他食用油脂品种,如棕榈油、菜籽油也对豆油有替代作用。如果其他油脂品种相对豆油价格偏低,必然会减少豆油的消费。夏季棕榈油的替代效应最为明显,因其低熔点和价格便宜更为市场所青睐。目前,棕榈油价格由于马来西亚库存的高企持续下跌,进口到我国的价格相对豆油也更为便宜,对国内豆油消费已形成挤出效应。另外,菜籽油虽然有国家收储政策的支撑,但油脂市场整体消费低迷的局面也令其压力重重,难以提振豆油价格。 综上所述,豆市天气炒作进入高潮期增加豆油风险升水,但经济复苏力度仍很脆弱对原油价格形成压力,进而拖累豆油期价,并且豆油市场库存高企、供应宽松,加上下游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这均不利于价格大幅上涨,后期豆油期价或高位承压,而如果天气炒作稍微平息,不排除期价再次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