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新基金发行应遵循“市场选择”的考虑,延期发行这一“人为手段”可能被叫停。证券时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尽管近期有2只基金刚刚延长了募集期,但监管层“原则上不延长发行期限”的思路不变。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基金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之一。不许新基金延期发行,一方面可以防止基金公司为了多发行新基金而不切实际地申报;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反映投资者的理性选择。“由于不延期发行导致新基金规模不够、无法成立,也可以促进行业的有效竞争。”
有基金公司市场人士担心,在新基金可以延期募集的情况下,仍然有规模在2亿份左右的袖珍基金出现,如果延期发行的口子被卡住,会不会出现新基金无法成立的局面? “这要尊重市场和投资者的选择,如果说真出现这种情况,恰恰印证了基金发行的完全市场化方向。”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 “与其硬撑场面勉强成立,不如不成立,以免在面临清盘时给投资人造成更大的损失。”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说,不成立仅需要向投资人退款,而清盘则会将账面损失变为实际损失。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则认为,不太可能出现新基金在发行期就流产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新基金应该在拿到证监会批文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募集。“即使今后对首募期限进行一刀切的限制,基金公司仍可在6个月内选择市场环境较好的时候发行,或者在渠道多打‘提前量’,提前宣传和预约销售,变相拉长募集期。”他说,基金公司还可以通过帮忙资金赞助等方式拉抬新基金首募规模。 事实上,监管层对基金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早现端倪。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基金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不仅要求不同类别的基金可以分别排队、等待审核,还要求基金公司不能盲目攀比,不要为了多发行新基金而不切实际地申报,基金开始募集后,原则上不得再延长募集期限。此外,年初,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召集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负责人进行销售管理培训时也警示说,今年新基金发行期可能难以延长,基金公司要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新基金无法成立的极端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