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还是影像会?不少游客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大部分的场馆主打“影像”游,3D、4D、5D、“360度成像”……影像成了各大场馆炫技斗富的秘密武器,并且屡试不爽。 “之所以用影像来呈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那是因为够直接。我们不可能把哈利法塔和酋长宫殿都搬到上海。”阿联酋馆礼宾部经理Zayed解释,要用最短的时间解释阿联酋的过去和未来,只有影像才能达到。 位于世博园A片区的阿联酋馆从外形上看酷似沙漠中的沙丘,三座起伏连绵的沙丘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馆内,三个展厅都用影像的方式讲述了阿联酋的古往今来。 Zayed介绍,阿联酋馆的影片《一眨眼的瞬间》,长达12分钟,主题是“梦想之旅”。他担心参观者们可能无法全程集中精力,因此将影片剪辑成两部,放在展厅一和展厅三分别放映。 展厅一的部分更偏重于对历史的记录。一开场,小男孩拉希德和父亲围着篝火谈天。字幕缓缓打出“历史是一连串记忆”。父亲手捧珍珠,道出了阿联酋在几十年内是怎么从靠采集珍珠过活到靠石油腾飞的过去。 “这其实是我自己的故事。”Zayed笑笑,“影片中那些潜水、划船、采珠的画面都来源于我自己的生活。”出生在富裕家庭的Zayed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爷爷。上个世纪20年代,老爷子将采集珍珠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可以说是富甲一方。而珍珠采集业当时正是阿联酋的支柱性产业,养活了不少当地人。 “他的房子像宫殿一样,他还生了16个小孩,8男8女。他的长子是大使,次子在1962年就取得了石油勘探专业的博士学位。16个小孩全部受过高等教育。孙子也当上了大使,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爷爷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人工饲养珍珠的推广,珍珠一度大幅度贬值,没人再买打捞的珍珠了。“爷爷只能到印度去做丝绸、香料贸易。销往埃及的珍珠再也卖不出去了,大批工人失业,珍珠采集业一蹶不振。”这是许多阿联酋人经历的过去。他们靠天吃饭,生活的依靠除了畜牧业就只有采珠业了。 但像影片展示的那样,Zayed家最终挺了过来,整个阿联酋的经济也因为石油的开发而腾飞。政府对城市重新规划,奢侈品商店鳞次栉比,七星级酒店赏心悦目,在短短时间内造就了高度现代化的迪拜城。 “这就是阿联酋梦想之旅,契合世博会有关城市的主题。你可以在大街上享受堪比巴黎的奢华,但阿拉伯人依旧尊重传统。这里聚集了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人群,大家和谐共处。我们想传达出舒服、文化多元的感受给大家。”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享受完短短12分钟的“梦想之旅”后,“希望大家都能产生来阿联酋旅游的意愿。” 阿联酋为城市的现代化自豪。波兰则用更简单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历史。在波兰馆内,需要带上3D眼镜观看的8分钟纪录片《通往欧洲的大门》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优势,但影片所展现的波兰历史沉重苦涩。馆长斯拉沃米尔·麦曼介绍,影片浓缩了波兰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其中,最为频繁提及的就是战争,包括一战和二战。而在无数战争之后,波兰的领土渐渐萎缩。 影片希望游客体会波兰的沉重?那是想多了。“我们只是想用一种娱乐的方式介绍波兰,还有什么比电影更好呢?当然,波兰的历史本身并不好玩。”有趣的是,在这8分钟的短片中,画面不断重现欧洲地图以及波兰版图,每一次战争之后,波兰这个名字都要在地图上被重新标注。 “这当然不仅仅是在暗指波兰领土的变化。”麦曼透露,在拍摄这部主题片之前,波兰馆曾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家知道肖邦、居里夫人、哥白尼,但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了解波兰的地理位置。“做这个短片,我们不停地强调波兰的版图,就是希望借助世博会这个契机,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波兰是欧洲的一个国家。” 电影是种更直接简单的表达方式,印度馆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投入了造价颇高的全息投影设备,印度馆对主题片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奇怪的是,影片本身的内容制作却显得相当粗糙。印度5000年的历史,竟用一张一张只见粗略线条的建筑图纸切换放映,简单得像PPT一样。其中,大量的篇幅都在展示公交系统、节能风车等环保产业的先驱者。 “影片的主题就是平衡、生态。”印度馆的设计师乃杜先生解释,影片的主题来源于他的构思,正是为了迎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他心目中,简单、自然的东西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我是一个设计师,参加了四届世博会印度馆的设计工作。在我看来,要使得城市更美好,必须得尊重自然资源。所以,整个影片都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提倡城市多使用公交系统,可持续发展。” 花大力气购买全息投影,却用线条式的表现方式呈现一部电影,是不是太忽悠了?乃杜先生笑言,两者并不矛盾。全息投影的技术看似复杂,它用的则是最简单的折射原理。电影内容简单则是为了让人人都看得懂。至于像建筑图纸般的动画,“我们不就是在建筑、规划城市吗,还有什么比建筑图纸更合适呢?推销旅游?销售商品?我没想这么多,我们是来参加世博会的。” 简单的东西最能表达复杂的概念,这是印度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