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经济报道:股市震荡发出的讯息
    2010-07-07        来源:新华网

    “最为复杂”的2010年中国经济已至中局。
  作为经济的“风向标”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股市的表现显然没能脱离这一“最为复杂”的判断。
  从2010年首个交易日的3289.75,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2398点,上证综指历经上下博弈,持续震荡下行,跌势明显。
  关心股市的人们在关注经济:经济的运行究竟复杂在何处?
  关注经济的人们在关心股市:股市的下跌在向我们发出哪些信号?
  在年中的关键节点上,审视关键之处,回答关键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不能忽视股市震荡的内在警示,也不应放大股市下行的消极效应——支撑股市的中国经济虽面临“两难困扰”,但开局良好,中局稳健,后势可期

  从整体上正确认识经济形势,是准确把握股市的前提和基础。
  时光进入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犹在,世界经济继续着艰难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一季度,中国经济以11.9%的增幅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开局良好。在此区间,中国股市的运行虽有震荡,但大势平稳。
  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接连爆发和持续恶化,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新的震荡,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被蒙上了新的阴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中国经济虽处于上升通道,却很难“独善其身”,在发展上显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即在股市的运行轨迹上得到反应:在持续的博弈震荡中,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从4月初开始一路走低,三个月跌去600多点。
  投资资本市场,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投资未来。股市的大幅下跌反映的是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一种担忧。那么,市场究竟在担忧什么?
    工业是反映经济增速的代表性指标。年初以来,我国工业增速从20.7%开始逐步回落,5月份回落至16.5%。我们的经济增速能不能维持在一个平稳较快的区间内?这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疑问。
  经济稳定增长的第一制约因素在于出口。上半年,外需市场的萎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上国家相继取消的出口退税政策,直接带来贸易顺差的下降,使得一些人对出口形势的担心又多了起来。
  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5%,2月上涨2.7%,3月上涨2.4%,4月涨幅2.8%,5月则超过3%的警戒线,达到3.1%。逐步上翘的物价曲线,使一些人对能否完成全年3%左右的CPI调控目标产生了怀疑。
  为了对冲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央行先后于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还多次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加上年初以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举措密集出台。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人们也疑虑重重。
  敏感的股票市场以震荡下行的方式回应着人们的各种担心和忧虑,并对经济运行中蕴含的潜在风险发出警示。
    “其中,有的是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的相互交织,有的是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叠加影响,也有的是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说,所有这些都不容忽视,有的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有的需要正确加以引导。
  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其经济运行犹如一艘行进的巨轮,只有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观察,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就像在股市强劲上扬之时不能忽视风险一样,在股市震荡下行期间同样不应低估正面因素。
  “增速的适度回落与物价的温和上涨,不能代表我们的经济出现了滞胀,而是说明经济的运行渐趋平稳,回归正常区间。”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解释说。
  从4月、5月的数据看,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投资和消费也处在历史同期的较好水平上;出口增速反弹甚至好于市场预期;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也延续着回升向好的势头。
  “这说明我们经济的增长是稳健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指出,“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增速下滑,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认为,2010年全年中国GDP增速可达9.5%,未来10年仍将保持相当的增长水平。
  “中国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现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并不单单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致力于实现一种由市场驱动的、更加可持续的稳定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人们充分注意到,虽然面临诸多“两难”问题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市场驱动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这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未雨绸缪、见微知著,已成为党和政府指导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针对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中央强调指出,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要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
  在影响股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经济还是最终的决定力量。在中国宏观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股市的未来充满期待。
   
    股市在震荡博弈之间暴露内生动力之不足,凸显发展方式转变之紧要——结构优化升级将为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赢得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这一重要判断,在股票市场的震荡博弈之间得到了深刻反映。
    让我们随机撷取两个交易日的股指走势:
    2010年5月5日。大盘低开低走,最终以红盘报收。在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5大板块明显下行的压力下,太阳能、生物育种、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股票扮演领涨先锋。
    2010年6月29日。大盘单边下跌,沪综指和深成指分别大跌4.27%和5.03%,但一些高科技、软件类和林业股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逆市活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着力增强经济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内生动力。表现在股票市场上,就是有潜力、有前景的公司受到追捧;反之就遭冷遇。
    综观今年以来股市的表现,尽管股指整体上大幅下跌,但个股呈现“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以医药生物、节能环保等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一批成长型产业股票虽出现调整,但综合看依然最为强势,其中不乏涨幅超过50%的个股;而钢铁、传统制造、房地产等领域成为下跌的“重灾区”,一些传统的“定海神针”显得重任难当,黑色金属更以38.81%的跌幅成为上半年受伤最深的板块。
    股票走势上的反差,生动折射了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20年的发展,国民经济领域的代表性行业和龙头企业基本进入股票市场,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权重股主要由石油化工、地产、资源,以及重工业制造企业构成,这些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能耗大、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其中不少行业在全球的行业分布中处于中下游的水平,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盈利。在金融危机冲击、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同宏观经济一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压力。
    “未来这些传统行业的高成长将不复存在,对应其整体估值必然下滑,而且,市场增长动力的消长和产业的进退处在演变过程中,强有力的内生拉动引擎还很缺乏,这是股市波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指出。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无非是做两件事情,一是优化和调整存量,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推动新兴产业崛起。
    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根本宗旨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服务,基本方向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只有1800多家,相对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可谓沧海一粟。
    “很多有活力、有潜力的企业并未进入股票市场,而只有让更多符合发展潮流的现代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市场的内生动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股市才能真正反映中国经济的面貌,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才能在更高层面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未来应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
    据了解,进一步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鼓励和支持优质公司做大做强,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环保节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鼓励利用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功能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进步和行业升级,等等,已经列为国家及有关方面的重要工作,有的正在加快推进,有的已初见成效。
    以创业板为例,截至今年5月,已挂牌上市的86家创业板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76家,比例高达88%,创业板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步显现出来。
    当前的中国股票市场正处于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盈利,将促使其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并让投资者更多分享经济增长的财富。
    “但是,这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股市的波动在所难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刘啸东说。
    资本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上世纪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率先走出石油危机后的滞胀局面,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崛起是重要动因,其中,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更是功不可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未来10年到30年,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决战之时,其价值将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和发展格局,必将更好地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为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多崭新空间。
   
    强化监管的决心毫不动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驾驭市场与政府力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最近,中国证监会通报了多起涉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市场强烈关注。证监会表示,在完成行政调查后,这些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内幕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监管一直是证券市场公认的难题,对其“重拳出击”显示了监管层建设一个健康市场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2008年以来,稽查部门共调查内幕交易案件227起,占新增案件的40%;今年以来调查内幕交易案件51起,占新增案件的近60%。
    强化监管的决心毫不动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寻找二者间的最佳平衡点并成熟驾驭,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登台亮相”。两项创新工具丰富了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和风险管理手段,因此也有人提出这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运行模式,并称,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做空”机制也是导致市场下跌的原因。

  相关稿件
· 沪深股市强劲反弹 2010-07-07
· 股市暴跌元凶是收缩货币供应吗? 2010-07-06
· 股市大跌 国债指数再创新高 2010-07-05
· 多数机构对本周股市表示谨慎 2010-07-05
· “跌跌不休”话股市 20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