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智频道(2010版) >> 汽车·置业
中国汽车召回的成熟转变
从“羞答答”到“赤裸裸”
2010-06-24   作者:记者 孙韶华 实习记者 钟源/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一股席卷全球的汽车召回潮突然涌现,通用、克莱斯勒、本田等纷纷加入了召回行列。中国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据中国汽车召回网最新的统计,到6月11日部分进口英菲尼迪G35轿车被召回为止,我国今年已实施汽车召回33起,召回车辆超过58.5万辆。其中,包括合资车和自主品牌在内的国产汽车占了绝大部分,约有55万辆。

  6月份以来国产车扎堆召回

  今年前五个月,在中国市场实施召回的汽车产品中,既有戴姆勒、沃尔沃、通用等跨国汽车公司的产品,也有上海通用、一汽丰田等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还有长城汽车、东南汽车等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自5月31日长安福特马自达以23.6万辆的“大手笔”宣布召回起,在随后的10多天里,东南、广汽本田、上海通用、斯巴鲁、雷诺、日产、克莱斯勒等七家汽车厂商相继召回了九款车,总计近30万辆。其中,国产车就有28万辆左右,而原装进口车不足万辆。
  对此,国信证券汽车分析师认为,如果单就召回的厂家数量来说,今年以来,进口车与国产车几乎平分秋色。而从召回问题车的数量来讲,之所以国产车6月数量猛增,是因为5月31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公司宣布召回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生产的23.6万辆09款福克斯轿车,这成为今年以来召回数量最多的一次汽车召回。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特别是6月份以来国产车扎堆召回,主要是去年我国汽车实现产销双双突破1360万辆惊人业绩,其繁荣景象也为今年的大量召回埋下“伏笔”。
  据悉,2009年我国共召回问题汽车136.1万辆,其中国产汽车召回的数量为127.98万辆,占到了召回总数绝大多数。从召回的批次来看,2009年共召回56次,其中国产汽车召回的批次为28次。

  自主汽车品牌召回次数不多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召回管理部主任王琰称,从2004年我国正式实施问题汽车召回制到2009年间,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从20.6%上升到29.7%,销售数量也从46.25万辆增加到221.73万辆,但是只有七个自主品牌有过召回历史,相对来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召回次数还是比较少的。
  另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召回管理部披露,除长丰、东南汽车、一汽轿车、奇瑞、长城、华晨金杯和吉利汽车外,诸如比亚迪、一汽夏利、一汽海马、上汽乘用车、江淮等其他自主品牌制造商,几年来尚未实施过召回行动。
  汽车投诉网专家大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主品牌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质量相比以前确实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汽车投诉网2009年度公布的投诉统计中,合资品牌的投诉量已经是三倍于自主品牌,但这并不能说明自主品牌的质量要比合资品牌好,这里面还涉及市场占有量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心理预期,购买自主品牌的车主心理预期明显要低于合资品牌,所以出现质量问题时并不愿意过多深究,这才是导致投诉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此外,媒体一向对自主品牌“宽容”,从而造就了现在很多自主品牌窃以为自己的产品质量真的达到合资品牌的境界。大陈表示,自主品牌一直笼罩着低价低质的光环,如果再给套上召回这个标签,很多自主品牌是难以接受的。再加上目前对于召回也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手段,所以当自主品牌出现需要召回的情况,更多是通过市场活动等手段进行解决。

  从“羞答答”到“赤裸裸”的成熟转变

  业内人士分析,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起,既有2004年6月18日一汽马自达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召回,也有前不久长安福特马自达23.6万辆“大手笔”召回,无不说明汽车生产商在心态上从“羞答答”到“赤裸裸”的成熟转变。
  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汽车事业部且小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我国国产车召回的历程来看,召回的比重将越来越重,这应该是一个进步,是企业承担责任的表现。这可能是受整个国际化召回大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全球汽车供大于求情况下厂商取悦消费者的表现。
  东风日产执行副总经理任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召回是企业对用户负责任的表现,不是洪水猛兽,不能把汽车召回妖魔化。对主动实施召回的汽车企业,要给它鼓掌。如果消费者不理解召回是在保护他们的利益,反而认为是件坏事,那么汽车厂家发现问题不敢召回,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主动召回是汽车企业自身对安全隐患甚至有缺陷的产品进行及时整改的负责任的行为。作为制造商,决不能把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复杂作为自己出问题的理由,当前汽车企业最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技术,使自己出厂的车万无一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汽车召回的成熟转变 2010-06-24
· 汽车召回并不是件丢人的事 2010-06-24
· “召回门”不断 中国汽车召回制度仍待更完善 2010-06-12
· 我们如何面对汽车召回 2010-03-03
· 汽车召回制度不应成为产业保护工具 2010-03-02
 
频道精选:
·测试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