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加强对国计民生领域控制的同时,拟大范围退出工业消费品与生活消费品市场 |
|
|
|
2010-08-11 作者:记者 孙韶华/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独家获悉,为流通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成果已经上交商务部。从《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拿到的课题内容来看,商贸流通业的全国区域布局图初步显现。课题组专家建议,应加速流通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步伐,在此过程中,国有商业资本应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调整控制权,在加强对国计民生领域控制的同时,可以大范围退出工业消费品与生活消费品市场。 该课题初步勾勒出了国有商业资本的布局图:“必须提高国有商业资本的控制力。国有商业资本应当严格区分自身的商业性功能和政策性功能,对重点空间、重点商品形成有效控制,进而在流通领域推进国家产业和市场政策,贯彻国家利益导向。”并建议,应加速国有商业资本跨地区兼并重组步伐,国有商业资本应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调整控制权。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商务部综合司获悉,为做好商务领域“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社会参与度,2009年10月商务部确定了“十二五”期间8个涉及商务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流通业课题研究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分别承担。历时半年多的研究之后,课题成果终于出炉,并于7月份提交商务部。 “目前课题已进入验收阶段,有些细节仍在完善,但框架和主体内容已经得到商务部认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主任马龙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同时也正在承担流通业“十二五”规划文件的编制工作,他表示,规划编制正在进行中,课题报告中的内容会被充分参考。 马龙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课题组报告从空间范围、控制领域、产业选择三个层面勾勒出国有商业资本的布局。 在空间范围层面,国有商业资本主要布控的空间范围应以经济发达区域为重,重点布局在发达经济带和区域经济中心。 在控制领域层面上,国有商业资本通过市场竞争控制以下重要流通领域:粮食、食用油、医药品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成品油、化肥、钢铁、煤炭、农业生产资料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广播影视书报杂志等与人民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信息通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流通;大型现代物流中心等领域。 此外,在产业选择层面上,国有商业资本要积极调整在传统的流通产业内的控制权。大流通是市场流通的发展方向,运输量庞大的运输业,如航空、铁路、海运业,国有商业资本必须把握产业绝对控制权。生产资料市场是我国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弹药库,对于种子、农药、农膜、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对于有色金属等重要工业生产资料,国有商业资本也要控制批发市场。农产品、汽车批发市场,国有商业资本也要控制。 而在工业消费品零售市场、生活消费品零售市场,国有商业资本可以大范围撤退。“国有大型企业应该继续走大型化道路,并向多业态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相结合方向发展。中小规模零售企业则主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马龙龙说。 “国有商业资本必须对一系列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战略资源的流通进行控制。虽然在这些重要商品流通领域,国有商业资本目前已基本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是这种垄断地位,是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垄断,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必须打破计划体制下的行政垄断,重新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垄断。”课题报告说,国有商业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的控制,不仅需要政策手段,也需要市场化的手段。 “合作是国有商业资本从地区走向全国的战略步骤。”课题报告称,推动流通领域跨区域并购、重组和跨行业合作,“这涉及较多的利益分配与权责归属,需要各级政府鼎力支持。” 在区域布局层面,课题报告称,未来5至10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将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向中部地区,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中部主导产业的形成,并有效衔接东部加工制造资源转移、技术研发能力扩散以及西部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向优势产业集群。 另一份由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提交商务部的课题,在阐述“十二五”期间流通产业发展目标时称:“计划2015年培育出30多家拥有着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有50个商品交易市场超过200亿元,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培育2000家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升级。” 据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透露,“流通业应该有一个国家级规划,这点国家已经认可了。”虽然今年恐怕难以实现,但是流通业跨部门、国家级规划已经在酝酿之中。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深化,对消费拉动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愈加重视,而与消费紧密相关的商贸流通业也必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