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踌躇满志难掩迷雾缭绕
股价重挫只缘优势模糊 多元发展导致前景不明
    2010-08-10    作者:记者 侯云龙/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后,8月9日,比亚迪港股价格止跌反弹,报收54.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5港元。但相较今年4月84.0港元的高位,比亚迪股价已经累计下跌35.7%。
  面对股价重挫的压力,比亚迪依旧高调,不但宣称其汽车销量要在2015年成为国内第一,还要在2025年坐上全球头把交椅。与此同时,还信心满满地抛出了进军新能源和家电领域的计划。
  比亚迪公关部专员郝晓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下调销量计划,是根据市场情况作出的决策,是正常的经营行为;比亚迪上半年汽车累计销量289014台,同比增长63.5%,蝉联上半年国内车企销量冠军;上半年销量仅完成全年指标的36%(按80万辆计算),主要是多款新车将于下半年上市造成。记者随后试图联系比亚迪高层,对上述问题做进一步求证,但截至发稿时为止,比亚迪方面仍未回应。
  分析人士称,比亚迪股价大幅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看淡。而低成本优势能否保持、电池技术能否大规模商用、业务扩展能否推进,成为左右其发展的三大待解谜团。

  成本谜团 低成本优势是否还在

    7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举行“比亚迪汽车政商家三栖M6车型华东上市发布会”,正式向华东市场推出四款M6车型。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上海盖普管理咨询公司的报告,将比亚迪低成本模式总结为“关键环节自动化、机械化,加其他环节手工”的生产方式,可以使比亚迪在建设生产线时,不必引进和采购全套设备,只购买手工无法替代的机器和设备,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据不完全测算,生产同样锂电池的生产线,比亚迪“机器加手工”的生产线要比日本企业的全自动生产线,节约成本至少40%。
  但随着比亚迪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以及高企的销售目标。低成本生产线的效率显然已经追不上比亚迪高层的野心。
  根据比亚迪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目前比亚迪深圳和西安的生产基地满负荷产量,只有每年50万辆产量,因此正在进行深圳和西安生产基地的改造和扩建。另外,比亚迪去年收购了三湘客车,以“借壳造车”的方式开始在湖南布局新的生产基地。目前,比亚迪西安二厂投资规模为50亿元,按照这一标准测算,未来用于生产基地改扩建的直接投资将接近200亿元,生产成本将直线上升。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汽车工业专业博士刘晓磊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低成本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比亚迪的发展策略,上马自动化流水线必不可少。否则,仅靠手工,根本达不到计划的产量。显然,全自动的流水线会使成本大幅上升。
  对此,郝晓松予以证实。他透露,为了保证未来的产销计划,比亚迪西安二厂将采取最先进的全自动整车生产线;和德国戴姆勒公司合资的汽车生产线,同样采用了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流水线。同时,他没有否认新生产线会使比亚迪生产成本提高,但他同时强调,随着产量的提高,规模化生产将使生产成本再次下降。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也大大削弱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
  兰格钢铁数据显示,目前汽车制造业所需各类钢材价格和2009年均价相比,平均上涨了20%左右。车身外壳双面镀金板主要材料5.5mm热轧板价格,已从2009年4月份每吨3300元左右,上涨到目前每吨4200元左右的高位,上涨近30%。另据《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预测,未来5年内,汽车制造用钢材价格将有30%甚至更高的涨幅。因此,比亚迪的生产成本还将进一步上涨。
  另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未来3年内,汽车产业人力成本将上升30%。以此测算,比亚迪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被削弱。
  刘晓磊认为,比亚迪几款热门车居高不下的售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比亚迪不断攀高的成本问题。例如,F3DM、F6DM和E6这三款新能源汽车,售价远超同类型的国产车。尤其是比亚迪力推的E6全电动汽车,预计售价高达30万,和丰田普锐斯纯电动版售价不相上下。对此,郝晓松也坦言,由于目前E6的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所以近期仍不太可能推出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民用版。

  技术谜团 电池技术能否大规模商用

  由于在电动车动力和电池方面多年积攒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并不打算放缓发展的脚步。不但计划在长沙兴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还联手德国戴姆勒公司共同制造新能源汽车。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比亚迪引以为傲的电池技术仍不能大规模商用。
  中科院长春物化所高级研究员郎乐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比亚迪目前的技术重点已从锂电池转向到了新的铁电池。尽管比亚迪在锂电池技术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锂电池存在容量小、功率低、成本高等缺点,充电一次的行驶里程在200公里以内,时速也只有100公里左右,很难达到大规模商用要求。因此,比亚迪要把锂电池技术用在汽车制造上,有不小的难度。另外,由于比亚迪长期的代工背景,可能会遭遇日美车企知识产权方面诉讼。所以,比亚迪选择铁电池技术比较明智。
  据比亚迪提供的测试数据,使用铁电池的E6纯电动车,单次充电行驶里程为300公里,百公里耗电量为21.5度,费用约为35元,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40公里左右。郝晓松认为,和丰田等日本企业使用的锂电池技术相比,比亚迪的铁电池技术容量大、成本低、速度快的特点不言而喻。
  但本田技研社长伊东孝绅却认为,铁电池还难以为其带来实际的利益。他指出,燃油汽车加一次油可以行驶500公里,以此为标准,目前的电池技术,要想商用,首先要达到充一次电行驶500公里。否则,频繁充电将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
  “铁电池技术要想大规模应用,在指标上必须达到普通汽车的动力水平。”郎乐继续分析,不仅仅是单次充电的行驶里程,从最高车速、最大输出功率等指标看,铁电池技术仍和普通汽车的技术指标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完善。
  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会长岳有仁认为,铁电池技术的可靠性和寿命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E6没有大规模投产或许就是受制于此。另外,铁电池的原料磷酸亚铁锂生产过程复杂,目前国内产量也很有限,这同样制约了比亚迪铁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商用。
  刘晓磊指出,由于铁电池的重量比锂电池重,放置在汽车中,会改变传统的汽车配重,可能对汽车的操控造成影响。他以比亚迪F3DM为例进行介绍,装有铁电池和电动机的F3DM,重量为1560公斤,而普通的F3则为1200公斤,像是“穿着铁鞋在走路”,可能给操控带来隐患。

  业务谜团 多业务发展能否被看好

  就在业内把脉比亚迪汽车业务发展前景时,比亚迪不但提出了“大跃进”式的汽车销售目标,还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和家电领域。尽管比亚迪对这两个全新领域信心满满,但分析人士指出,比亚迪在汽车业务没有进一步巩固的情况下,突然进军新领域,存在不小的隐忧,有可能使比亚迪陷入困境。
  伦敦花旗银行分析师梁嘉在分析比亚迪最近的“大动作”时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比亚迪的摊子铺得太大,会使资金链吃紧。他说:“比亚迪计划汽车销量2025年达到世界第一。根据丰田公司2008年的全球890万辆的销售表现,比亚迪在2025年销量应该达到每年9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未来15年中,每年产量要增加55万辆左右,相当于每年兴建一个西安二厂,15年累计投资约1000亿元。加上未来6年在陕西建设的5000瓦太阳能生产线投资的225亿元,这个数字将是巨大的1225亿元。能否筹措到如此巨额的资金,对比亚迪来说将是个巨大的挑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商业管理专业博士邓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比亚迪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大手笔”显然没有考虑市场需求。他介绍,根据陕西省发改委的消息,比亚迪准备在陕西建50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而作为全球最大光伏电池市场的德国,年需求不过2500兆瓦,全球的需求加起来也未必超过5000兆瓦。如果未来市场需求没有爆发式增长,巨大的供需落差,将使比亚迪陷入困境。
  “比亚迪能否在家电领域赢利,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赢利点’。”在分析比亚迪进军家电领域前景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钦这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介绍,由于受到代工协议的制约,比亚迪不能从事手机和IT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如果进军传统家电行业,微薄的利润、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过高的渠道费用,将使比亚迪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因此,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车载冰箱、汽车音响等和汽车相关度高的产品。但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小,同样不能使比亚迪获利。
  邓宣认为,现在比亚迪的F3DM的销量少得可怜,而E6民用版的推出则遥遥无期。反观国内外其他厂商,下半年即将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届时,比亚迪的优势将荡然无存,不但汽车业务的发展将受阻,恐怕其他业务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对此,郝晓松透露,比亚迪上马新项目是出于公司整体发展的考虑,均已做了详细的调研,并针对不同情况安排了周密的方案,应该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发展新业务,比亚迪是非常慎重的。比如,家电项目仍在紧锣密鼓的论证中。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比亚迪会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做出每一个决定。

  相关稿件
· 车市下滑比亚迪率先降低产销目标 2010-08-04
· 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公司挂牌 2013推新品 2010-08-02
· 比亚迪:欲从快进转向求稳 2010-07-30
· 巴菲特华裔继任者浮出水面 曾助投资比亚迪 2010-07-30
· 比亚迪第100万辆轿车G3悄然下线 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