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创全球化品牌
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柴永森
    2010-07-13    作者:实习记者 李静/青岛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面对近千亿的政府采购市场,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意图进入这个大潜力市场。而则表示,海尔所作的就是苦练内功,。
  “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精髓;创业,是海尔企业精神的支柱。创新文化与创业精神,构成了海尔人的核心价值观。”柴永森说。
  柴永森认为,从全球市场看,家电企业要保持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兼顾好“老外”和“老乡”两个市场“老外”,即海外市场;“老乡”,即国内市场。而在中国市场,仅仅靠产品创新或低成本是很难抓住农村、城市与政府采购三方面的巨大需求。
  柴永森说,海尔为此做了两个转型:一个是商业模式的转型,从传统经济下的模式转型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另一个是企业的转型,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他表示,如今海尔的每个员工都是自主经营体,自运转、自驱动、自创新,同时员工、企业领导及职能部门都指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一目标,海尔的自主经营体核算体系也由此变成了以人本为中心。海尔在商业模式、组织架构、机制以及文化观念上面都实现了创新。
  另一方面,海尔实现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柴永森认为,互联网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也使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市场被进一步细分,用户的消费思维不再是“市场上有什么”,而是“我要什么”,企业要做的不仅是“低成本地提供所有商品”,还要“高效率地帮用户找到它”。以此为出发点,海尔确信,企业营销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卖产品上,而应转变到卖服务上。只有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和服务引领下的制造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家在本次SINOCES上看到的海尔展示的无氟变频空调、家庭能源中心、物联网空调等,他们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一种解决用户困难的服务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这些方案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柴永森说。
  同时,海尔还采用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生产模式,并通过互联网搭建与用户零距离的互动平台,了解用户需求,通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这三张“网”将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位,真正实现了完全以市场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
  柴永森表示,海尔的物流网能第一时间将产品配送到位;营销网已覆盖到10万个村、2.4万个乡镇,拥有5000多家县级专卖店,物流网可以做到150公里、24小时内准时送达,服务网变等客上门为送服务上门。如今,海尔的这三张网像滴灌一样渗透到市场的“根系”之中,能够更准确、快捷地把握需求、送达需求。据了解,2009年,海尔利润增长55%,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10倍以上。在日常的运营中,海尔库存周转天数为5天,而中国企业平均为78天,海尔只有它的十几分之一;海尔应收账款是2到5天,而中国企业平均为一到两个月,海尔远远的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面。
  柴永森还引用了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在他的《管理大未来》书里面的一句话“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的,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因为人类缺乏创造力。”柴永森表示,“海尔将不断创新,成为政府采购的舒适空气节能解决方案的最佳提供商。”

  相关稿件
· 海尔A320三网模卡LED电视 2010-07-08
· 海尔简爱7G笔记本电脑 2010-07-06
· 海尔卡萨帝A+无氟变频空调 2010-07-06
· 海尔三驾马车驱动后PC时代 2010-07-06
· 海尔电脑“汇” 201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