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去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在各地纷纷开始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期间,记者发现,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涨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17日说,对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突击涨价的行为,发展改革委将严格成本核查,属于不合理涨价的,定价时一律不予认可;对于进入目录后、政府定价前涨价的,将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药价问题再度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热点。
涨价要明明白白
有网友称,如果用行政手段过度压低企业生产的利润,造成的结果就是,药企在新药品研发及保证药品质量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少,药品不良事件有可能会增多,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其次,药价降也不意味着公众看病费用就降。只要以药养医规则依旧泛滥,考核医生的依然是业务量,他们的主要收入以经济考核为主。那么,药价降就不会意味着看病费用下降。近年来,即使发改委部门进行了20多次的药价下调政策,但从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民众就医的费用依然在悄悄上涨,药费很难控制得住。 不是说,药品价格绝对不能涨价,但涨价必须建立在清清白白,公开透明合理的基础上,不会受到那些腐败与公关因素的左右。这就要求,治理医药购销腐败的脚步必须加快,政府对此应该持一种零容忍的态度,以强有力的手段来遏制住权力腐败、权商合谋带来的药价虚高紊乱现象。
很难完全杜绝药企借机涨价
有网友说,每一次“降价令”发布后,从药厂、药店及医院传来的一些反馈都让人尴尬:药厂对降价药品停止供货,公关药监部门,将旧药包装成“新药”高价推出;医院、药店也纷纷“弃用”降价药;“高价药驱逐低价药”的戏法一再上演。 当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由政府定价,未进入医保目录的则由企业自主定价。国家医保目录的制定,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但价格的制定在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医保目录公布新品种时,国家发改委并不能立刻制定出相应的价格,而是要在各省调研价格后,才能拿出政府定价。 这样,在公布目录和国家制定价格之间,就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基本上仍属企业的“自主定价”过程中,药企只需向所在地物价部门登记备案。 然而,即使目录制定权和价格制定权合二为一,也很难完全杜绝药企借机涨价。因为在每次增补医保品种讨论时,企业都会派出大量人手公关。有的在最终医保目录公开前,就已经获知产品是否进入目录,就有了价格操作的时机。 如果物价部门能真正掌握企业的成本,并严格监督企业涨价行为,药价问题将能得到缓解。
要斩断利益链条
新浪博主认为,当前运行的药价形成机制的漏洞在于,药品企业获知自己的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会立刻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涨价,发改委和物价部门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查实市场实际药价。因此,政府定价水涨船高也就不可避免了。更重要的是,药品成功提价后,代理商的进货价并不会改变,由于价格上涨增加的利润,则由生产企业与代理商进行分成。由于医院可以在药品进价基础上加价15%,如果药价提高,医院加价后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一来,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院都能从提高的药价中获得好处,药品利益链条就牢牢地形成了。 当前,药品利益链条屡禁不绝的原因一是药品生产领域竞争无序,商业贿赂问题相当严重。新药从出厂到患者手中,一般要经过“药厂―全国总代理―大区代理―省级代理―地市代理―医药代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药房―医生(科室)―患者”九个环节。 如果没有揪出药品涨价的根本原因,斩断利益链条,药价形成机制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进,看病贵的问题就难以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