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将出台 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2010-06-18    作者:记者 施智梁 杨烨 刘大江 实习记者 李二峰/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无论是否愿意面对,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而言,转变战略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恰逢这样一个敏感时期,一个崭新的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应运而生。《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国际标准组织制订的首个社会责任标准(下简称ISO26000)草案已经完成,按照工作计划,将于今年7月正式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公布实施。这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制定非技术类的标准。
  尽管这部标准被明确规定为非认证性,但一些专家认为,在一些国家其有可能被市场推动发展成为认证标准,其中内容甚至可能会推动国家相关立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即将到来的标准,更加像是一个巨大挑战和考验。
  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影响 指导性文件可能被当作认证标准

  如无特殊意外,国际上首个社会责任标准(下简称ISO26000)将于今年7月正式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公布实施。
  2005年3月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并在巴西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自那时以来,工作组共召开了八次全体会议,来自80多个国家的近500位专家参加了文件起草工作。2010年5月,工作组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第八次会议,对最后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将修改后的标准草案送国际标准组织ISO全体成员投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按照计划,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后两个月,将进行ISO全体成员的最后一次投票。如无特殊意外ISO26000将于7月正式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公布实施。
  “过程复杂、混乱,思想和利益的碰撞冲突激烈到了白热化程度。”一位代表中国参与大会的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据他回忆,历次会议中,任何人可以自由发言,相互之间的争论和争吵非常多,对于中国代表而言,还需要时时对其他国家“不友好”的误解和言论进行解释。
  “发达国家骄横跋扈,发展中国家噤若寒蝉。”他坦言。尽管中方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因为各个国家情况不同,诉求也不一样。而在目前制定的这个标准草案,实际上也是更多体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意志,对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考虑并不全面。但很多基本理论和原则是值得借鉴的。
  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一再声称,ISO26000是指导性文件,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不是管理体系。但事实上,这个指导性文件越来越具有认证标准的特征。
  “因为这个标准在各国实行的情况不会相同,在有些国家可能会发展成用来认证的标准,因为市场的推力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联合国全球契约理事会理事陈英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挑战 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紧箍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一些社会责任标准及认证(如SA8000、玩具协会认证、服装协会认证等等),我国有些企业也接受了认证,但由于未得到广泛认可,其影响有局限性。
  “在这样背景下发布ISO26000,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不仅使原来只针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针对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推动社会责任的实施。”陈英告诉记者。
  但是对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而言,这将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压力。
  广东兆位力制衣厂厂长张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SO26000标准出台后,反过来对企业也是一种动力。因为在企业可以承受的限度内,这个标准的出台提醒着企业更多地来考虑用工福利、员工待遇,提醒企业更加注意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坦言了自己的压力。“我们出口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的处境很尴尬,利润空间微薄,如果过分强调员工福利待遇,企业就几乎无利可图,企业经营将会出现困难。”张立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底至2009年3月中旬,美国、欧盟等10多个经济体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多达25个,在此不利条件下,当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面临着较大压力,由于部分出口企业以及中小经营状况短期内难有根本好转,一定程度上的裁员、减薪等压缩运营成本的现象难以完全避免。
  实际上,除了消费市场巨大外,工资起点较低,中国制造企业在单位劳动成本上依然处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这也是很多国际加工企业选择中国落户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单位劳动成本指每单位产出的劳动总成本,其计算方法是用员工平均工资除以这些员工的产出水平。根据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2004年韩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水平为0.6,日本为0.5,意大利和德国是0.8,墨西哥为0.4,美国为0.6,西班牙则是0.7,而中国仅0.16左右。
  而今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有上升趋势,“这反映了我国的经济转轨已经到了紧迫的时期。另一方面,也是在对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有了更高更长远的要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总这样告诉记者。
  “整个中国社会究竟能不能接受ISO26000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巨大的压力。”上述参与标准草案起草的专家说,他告诉记者,ISO26000除了将不可避免地被用来监督、核查企业外,政府和一些管理部门、个人包括媒体在内都将被置于比以往更密切的社会关注中。
  有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对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权利、健康与安全及商业道德方面能够符合相关行为守则,从1997年到2004年7月,先后有8000多家中国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关于社会责任的审核。

  应对 结构调整下的水到渠成

  对于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标准,陈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她表示,因为这个标准的执行情况,现在没有定论,但是,这种非技术性的认证本身在制定时就无法调和各方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这样的情况下,纯粹依靠这个标准要求,必然对国内企业形成巨大压力。
  “如果这个标准被其他国家的市场推动成为用来认证的标准,那么它其中的相关内容和规定,甚至有可能将推动一些国家的立法。”陈英告诉记者。但是值得警惕的是,这个标准也可能将成为一些国家对他国出口企业的另外一个屏障。不难想象,除了一般贸易诉讼外,西方国家可以利用这个标准抬高进口门槛甚至排斥我国产品出口,无疑会加重贸易保护。
  广州欣颖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牧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ISO26000标准主要是由西方国家制定,是西方标准,这里面存在一个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的问题,因为这个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被西方国家掌握,“什么东西行,什么东西不行,由他们说了算,这对于被这个标准牵着鼻子走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张牧笛举例,其公司主要做欧美单,产品行销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等国家,“对方对我们产品验收主要根据产品质量标准,但ISO26000标准出台后,就多了一个社会责任标准,西方客户有可能拿这个标准来对我们横挑鼻子竖挑眼。” 
  一位不愿具名的建材领域高管认为,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接纳各种社会责任标准,这和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但面对ISO26000,中国只能分阶段地接受,毕竟我们国家的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中国减缓社会责任步伐的理由。实际上在中国近年来调结构、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恰恰隐藏着社会责任标准被认可的重大机遇。由于面临从以GDP为本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过去忽视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的思路将不再被沿用,国家领导人更是提到“让劳动者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接纳似乎到了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认识、准备和迎接体现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种种要求。”陈英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应该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应对并制定相应的战略,逐步体现并增加社会责任在企业运行中的份额。其次是政府,政府应该在监督和服务方面起到作用,为企业营造利于转型的社会氛围。最后是相关的行业协会,协会应该自主的制定符合本行业的相关社会责任标准,努力和国际标准进行接轨,并争取达到国际互认,为我国企业争取主动。

  相关稿件
· 企业亟须补上社会责任一课 2010-05-27
· 建信上证社会责任ETF可使用网下股票认购 2010-05-21
· 建信上证社会责任ETF及联接基金正式募集 2010-04-23
· 茅于轼: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赚钱实现 2010-01-19
· 重提国企的社会责任 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