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是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着人们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科委共同向全社会发布了《低碳世博总体方案》。该方案以全面实践“低碳式发展”、充分展示“低碳”成果、广泛传播“低碳”理念为目标。
世博会历史上的创举
从首届世博会至今,已经有近160年的历史“作为集聚全球思想前沿的舞台,本届上海世博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低碳行动的实践者’和‘低碳理念的传播者’的重要角色。”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说“当然,从筹办到运行,从设想到实践,‘低碳世博’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上海世博园区选址于黄浦江两岸,通过旧区改造和搬迁改造污染企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有效减少了该地区的碳排放;通过建设大面积的滨江绿地,增加了这一地区的“碳汇”。在这“一减一增”中,上海世博园区成为市中心难得的“绿肺”。 上海世博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至6月5日累计参观者已突破1000万人次。广大参观者可以发现,在世博园区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最新的环保理念、科学技术及实践案例。从中国国家馆33米平台的低碳展区,到城市最佳实践区的80多个城市案例;从川流不息的零排放公交车,到精彩纷呈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展馆,无不从各自的角度诠释着“低碳”的成果。 黄健之说:“上海世博会的‘低碳实践’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次亮相,也是全世界‘低碳发展’的一场精彩展示。”
绿色能源推动“低碳世博”
上海世博会从筹备到举办“低碳世博”各项措施正逐一落实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孙建介绍,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中碳减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实。园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80%以上场馆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占园区总建筑面积的1/5;60%以上的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园区内目前已投用新能源汽车432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 他说,世博会正式开园一个月以来,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达到120万千瓦时,江水源/地源热泵累计供冷量达到564万千瓦时,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相比传统能源技术累计节能5152吨标煤,累计减排1.27万吨二氧化碳。 值得一提的是,世博自愿减排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一个月的时间里首批2万张“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已全部认购完毕。由上海世博局、上海市环保局、美国环保协会联合发起的世博绿色出行活动从2009年5月启动以来,穿越了“长三角”16个城市,78家行业协会和企业承诺员工绿色出行上下班,172所学校的近2万学生和家长填写了“绿色出行承诺书”,124个社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出行倡导活动,已认建“世博绿色出行林”5000平方米……
科技支撑“低碳世博”
据了解,“低碳世博”是中国举办世博会的目标之一。为此,科技部、上海市政府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的推进和实施中,明确提出了科技支撑低碳世博的目标:实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实现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以及园区内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还要求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雨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达到5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太阳能成了上海世博会园区使用量最大的绿色能源,在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和南市电厂等建筑的屋顶、玻璃幕墙上,大量太阳能电池与建筑融为一体。据测算,世博园区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年平均发电量408万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3330吨。 除了太阳能,世博会的场馆还通过江水直接冷却水系统,直接从黄浦江取水,经加药控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后,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排入黄浦江“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与燃气供热相比,年运行能耗可减少40-60%,年运行费用可降低50-70%,年运行能耗节省约5740兆瓦时,折合约1000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00吨。”陈杰说。 另外上海世博会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公交优先战略,预计电-电混合超级电容车、混合动力等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运用将超过1000辆。这些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进行示范应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将引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