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关注楼市“软着陆”
    2010-05-25    作者:记者 于璐/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近期国家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面世,尤其是继北京出台房产新政细则之后,深圳、广州、重庆等地的细则都被冠以“温和”的字眼,房地产市场似乎已凸显出软着陆的迹象。对此,网友纷纷发表言论,认为房地产若真能实现“软着陆”将有益于中国经济整体健康。同时也有网友表示,后续政策的及时出台才是确保房地产市场避开“硬着陆”风险的关键。

  “软着陆”有益经济健康

  一搜狐微博博主说,现在房价已经冷却,下一步就是缓慢下行。这既符合宏观经济调控,又不至于对经济形成太大冲击,是理性之举。
  另有搜狐网友说,中央也是希望房价稳定,就是大起之后,不能大落。但要强制地方政府建廉租房,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利。
  搜狐网署名“欢聚一堂”的网友说,中国房地产商已经大多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在是该把他们中的一大部分通过政策高压挤出这个行业的时候了,不然中国其他行业怎么能发展起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还有网民指出,房地产软着陆表面上看似乎有使房价降得慢一些的嫌疑,但从长远来看,这是给房地产市场中各方利益主体一个可以喘息、理清头绪的机会,以理性支配资本流向。而且,当初日本楼市崩盘,正是较激进的宏观调控政策所致。结果证明,楼市的崩盘虽然挤出了日本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但也使日本经济付出了“失去的十年”的代价。

  标本兼治很重要

  署名“孙立坚”的博客文章写道:除非房地产市场“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格局真正被打破,从而回到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中:(从长期来讲)高收益一定面临高风险(价格大跌)。今天问题的本质,社会保障问题、通胀压力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都让大家急于通过寻找安全投资的渠道,尽快积累更多的财富,给自己和家庭买好“终生的保险”。所以,民生的这一财富积累问题不解决,即使房价下来,还会出现“金价”大涨,资本市场泡沫,甚至出现子虚乌有的“大蒜泡沫”。
  孙立坚支招说,要拿出智慧(比如,收缩银根、导入物业税等),缓解通胀预期,挤掉资产泡沫,让投资回到“高收益高风险”的常理中来。它可以让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回到或扶持能够给大众带来健康可持续的收益增长的经济建设中去。最近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家的一些核心重大产业(比如,医疗、社保、基础产业等),以此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从这种“有保有压”的做法中尤其能够感悟到政府对“治本”问题的重视。
  署名“牛刀”的博客文章也指出,中国房地产一直就不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政府应出台真正对市场有杀伤力的手段,比方说加息,比方说紧缩信贷。

  关键要看后续政策能否跟进

  署名“瓯风”的博客文章指出,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和新政要义,要实现“软着陆”,以下几点要素亟待体现:
  一、土地出让方式实现改革。应及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并在短期内实现市场操作,并迅速有效地实现土地市场价格回落到合理价位。否则,资本在后市将会持续推高土地出让价格并保持之前的高溢价率水平。
  二、土地供应划分两极市场供给。在土地供应上,应以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住房和高端住宅、商业地产两极市场供给。迅速并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政策的有效推进,逐步形成对中低端房产价格的下降压力。对高端住宅、商业地产在保持一定比例的土地供给量情况下,应该放宽政策吸引投资。
  三、必须加快土地增值税清算。现阶段全面推进针对开发商的土地增值税清算,是新政调控是否成功的关键。现在各地方土地增值税预征税率起点普遍偏低。建议可以进一步改进对土地增值税征收细则。
  四、破除开发资本杠杆效应。地方政府应严厉打击开发商蓄意囤积土地,对已超出期限未开发的项目坚决予以处罚或收回。必须对在开发项目实施有效的资金管控,对建设资金不足或不到位的不予以开工,对有恶意抽逃开发建设资金的开发商采取行政管制。不得违规为开发商提供信贷支持,警惕开发商变相假按揭卷土重来。

  相关稿件
· 楼市和股市将被关进笼子里 2010-05-25
· 发改委否认出台更严楼市政策 2010-05-24
· 楼市新政催生“冷购房热租赁” 2010-05-24
· 深圳13部门联手整顿楼市秩序 2010-05-21
· 调控楼市税收应成重要手段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