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长动态模型项目历时近一年的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鉴定,终获成功。由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凤日等9名专家组成的项目鉴定委员会对此课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针对性、实用性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推广应用。 据了解,森林生长动态模型是掌握和预测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的重要方法手段。森林生长动态模型的建立,可以预测不同间隔期的森林蓄积、断面积、平均胸径、树高、株数等35个动态数据,经检验公顷蓄积、断面积精度都在95%以上。该项目改进了林区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森林资源监测、森林收获量、森林生长量调查技术方法,提高了采伐限额编制、森林经营决策水平,填补了林区数量化评价森林立地质量指标的空白。
模型能够适时反映森林资源现状,是当今数理统计学科在林业科学中应用的一个范例。
建立森林生长动态模型是科学经营森林的有效手段,是林区多年的夙愿。随着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森林资源的动态管理也提到了重要位置上来。十年一轮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但静态的数据信息在时效上很难满足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需要。森林生长动态模型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林分的生长动态,借助模型的预估结果,能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适时更新,还可对各种育林措施的效应进行评价,为科学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模型应用后将彻底改变森林生长量的调查手段和方法,提高森调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和调查管理费用。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通过建立森林生长动态模型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研究,具有针对性,立项准确。项目研究基础数据翔实可靠,建模方法合理,理论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项目采用森林生长动态模型,对大区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档案更新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属首创,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推广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