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农产品行业是把双刃剑
    2010-05-19    作者:记者 吕福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有关人士认为,当大量强势外资不断注入我国农产品行业,处于产业化初期的农产品行业就像被打了激素,不免陷入被动发展的局面。外资进入,对于我国农产品行业来说,已显现其双刃剑特征。
  相比对外资进入保持高度警惕的能源、金融、矿产等行业,中国的农业并购对外资基本没有限制。随着2008年开始的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结束,外资已经开始悄然进军中国农产品众多领域。连高盛这样的原本与农业无关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收购养猪企业。
  近年来,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项目和资金数量均呈高速增长态势。尽管外资选择的农业产业有很大差异,但大多是集中度高、消费市场广、利润空间大、发展潜力好的优势产业。已进入的108家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有99家集中在粮油、林特产(含水果)、肉类(含鸡、牛、猪)、牛奶、水产、蔬菜产业,比重达到91.7%。外商在山东主要从事蔬菜、家禽和海水养殖及加工。
  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秦庆武说,借助外资的进入,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建设与盈利模式构建,加快我国农产品行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缓解农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矛盾,实现农业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提高农业产业管理服务水平。但外资进入农产品领域是把双刃剑,短期可能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但从长期看存在被外资控制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进入农业领域有四大担忧:
  一是弱化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控制权。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低,集中程度不高,农业企业规模小,外资在农业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强劲扩张,对我国农业发展和产业安全可能带来较大威胁。外资在行业中交易取得市场垄断地位。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战术步骤一般是先并购同行业中一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内实力企业,避免与这些实力企业直接竞争,但让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大的变化。一旦他们占据控股地位,往往会以技术、资金、规模、品牌等优势,排挤国内同类企业,抢占我国企业市场份额,进而占据市场垄断地位,操控我国产业的发展。我国大豆、棉花等产业在这方面的教训深刻。外资垄断蔬菜种子后产生的高价格、高风险苦果已逐步显现。业界普遍担心,一旦外资控制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可能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二是挤压中小农业企业发展空间。外资进入农业领域后,会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定价权,实行恶性竞争,排挤和压制国内农业企业。在外资并购我国大豆产业后,全国90%以上榨油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境地。
  三是削弱农业国际竞争能力。农业资源及其知识产权尤其是种质资源及其知识产权是农业自立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种质资源及其研发资源被他人掌控,会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直接削弱农业国际竞争力。美国在收集到的我国大豆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其先进的生物技术研发出大豆优势新品种,再大量向我国出口,并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在蔬菜之乡寿光,红皮西红柿、彩椒等部分蔬果的国外品种已占据90%左右的市场份额。”山东省农业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忧虑。寿光孙集村村民孙玉爱说,外国种子虽说贵点,但产量高、抗病虫,还是划算。自己家差不多有10年不留种了,以前是买种子,现在是直接买育好的苗子。据了解,我国8000多家种子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市场总量的5%,前2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美国孟山都。
  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何启伟研究员及其团队近期对山东省境外蔬菜品种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寿光80万亩、15种主要蔬菜中,温室大棚栽培的甜椒、无刺黄瓜、西红柿及露天栽培的胡萝卜等境外品种的占有率分别达到95%、80%、65%和80%以上,整体上境外品种占总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
  四是加大宏观调控难度和不确定性。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利用资本、技术、管理、营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采用上下游一体性、规模性、集中性投资的方法,很容易实现对农业产业的真正控制。如果农业大产业、大产品和龙头企业的控制权过多地掌握在外商手中,则会弱化宏观调控能力,干扰宏观调控目标,误导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国家发展战略。
  山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农业外资进入较多。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秦庆武说,蔬菜生产环节在我国有劳动力优势,外资很难进入,但在流通环节对外资进入要稍微慎重一些。当前,外资毕竟处于强势状态,容易造成对小农经济的剥夺,甚至导致小农经济的破产。不仅小农要受到支配,对我们的民族资本也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这些潜在风险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但确实是存在的。
  相关稿件
· 调控政策主导农产品走势 2010-04-23
· 金属与农产品期货出现普涨 2010-04-22
· 美要求中国多进口农产品没道理 2010-04-21
· 商品期货集体下挫 农产品表现稍好于工业品 2010-04-20
· 国际游资酝酿染指西南三大农产品 201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