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尚未进入过热区间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 CPI上涨2.2%
    2010-04-16    作者:记者 方烨/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一方面经济持续向好,另一方面物价上涨水平比较温和。综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和多位经济学家的意见来看,当前我国经济还未进入过热区间,但是CPI上涨面临较大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走势仍将持续向好,宏观调控政策则将更突出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接近12%,已经超过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可以说中国经济已经过热。
  但是,李晓超对此并不认同。他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出台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去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2%。
  李晓超说,如果以2008年一季度为基期,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长9%。9%这个速度,低于2000年到2009年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可见今年一季度增长较快与基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从产能利用率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0.6%,虽然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正常区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也持类似观点。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主要是基数原因,实际投资是下降的,实际消费是放缓的,顺差也是下降的。工业增长快,主要是库存上来了。去年一季度经济形势不好,工业企业都不生产,只是消化库存,现在是正常的补库存阶段,于是拉动了经济增长。下半年库存一旦不增加,经济的增速就会放缓一些。
  不过也有学者表示,当前虽然不能说经济已经整体过热,但是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着重化工业再度抬头、部分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可能会再度突出的现象。
  谈到CPI问题时,李晓超则直言物价上涨压力很大。他说,今年以来CPI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一季度上涨2.2%,其中1月上涨1.5%,2月上涨2.7%,3月上涨了2.4%。从原因分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翘尾因素比较大,在一季度2.2%的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1%。二是低温雨雪等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导致鲜菜、鲜果价格上涨幅度非常大。据测算,一季度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2.2个百分点的CPI涨幅中,有74.5%的因素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
  展望未来,李晓超认为,在经济运行中,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在显现。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加大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二是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较快,成本推动压力的加大。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形成了对价格上涨的压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认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后可能的快速反弹以及西南旱灾对短期物价的影响,加上渐增的正翘尾因素可能推动CPI续升。他预计,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并在政策及时的调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3%至4%之间。
  展望未来经济走势,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考虑到作为经济先行指数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一季度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都在持续上升,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有望持续向好。
  与之相对,未来的调控政策也有望更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胡迟认为,GDP同比增长11.9%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稳固地运行在恢复增长的轨道上,已经不再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经济的力度了。CPI上涨2.2%的水平也减缓了宏观调控在短期内进一步走向紧缩的迫切性,加息的压力也相应减轻了。可以预料,如果需要的话,近一个时期内央行会更多地采取其他金融工具,而不是动用加息手段。
  “从时间上看,二季度是一个关键时点,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可以进一步检验现行宏观政策的可行性、合理性与确定未来政策是否需要转向。”他说。

  相关稿件
· 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企稳回升关键期 2010-01-28
· 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被严重低估 2010-01-14
· 走出我国经济增长中总量与效率误区 2009-12-21
· 关注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2009-12-15
· 成思危:明年我国经济存在三大隐忧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