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4-14 作者:本报记者 丁铭 骆晓飞 陈国洲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3月19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这为中国最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破茧”发力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此前,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四个产业分园区都已初步形成了以各自优势资源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区内经济保持了年均20%的增速,推动青海省国民生产总值2009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区内盐化工、黑色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等产业已成为推动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尽管成绩辉煌,但循环经济区各产业仍然面临产业链不完整,循环经济难循环的难题。总体来看,缺乏政策推手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200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但许多项目都是借助西部大开发之机引进建设的,其中仅有青海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等极少数项目被列为西部大开发项目,享受到国债支持政策,其余绝大多数项目均未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用于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而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项目自然很难享受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献新说:“其实,发展循环经济与西部大开发是一致的,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大开发的延续和深化,因此,国家应该将扶持西部大开发项目的财政转移支付、国债支持、信贷优惠等政策,与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有效对接,借助这些政策的扶持,发展循环经济就找到了推手。” 柴达木所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发改委副主任王生宝认为,从这个意义上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项目许多可以纳入到西部大开发的项目中去做。比如,国家去年出台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投资政策,以及《促进青海等省区》的政策,也可以同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进行对接,并使其成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批复,使经济区内的许多领导和企业家有了新的期待。大家普遍将破解试验区建设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的希望寄托到了规划中。 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拥军说,西部等省区土地可利用价值远远低于东部,就柴达木盆地而言多为荒漠戈壁、盐碱地。在这样的土地上建厂其实起到了固沙治沙的作用。但目前这里的企业用地费与占用耕地的工业用地费没多少差别。因此,他非常希望新规划能将西部省区荒漠戈壁的土地使用费做区别对待,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西部。 与李拥军相比,张献新更看重产业的布局和升级。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原始的落后产业项目已开始淘汰,产业升级正在进行。而西部地区还犹如一张白纸,对东部地区的产业项目转移翘首以待。为防治东部落后产业项目转移到西部,新规划应限制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些产业项目,转而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转移项目予以支持。这样既可以保证东西部产业同步升级,又可以吸引高科技项目落户西部。 “总之,国家应有效整合现有刺激、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整合有关扶持西部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使之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接,并将这些政策有机融合使用,进而解决当前循环经济试验区扶持政策缺失问题。同时,这样做还可以避免一个项目重复投资。”格尔木市副市长朱建平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