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起,北京开始实施错峰上下班。北京市属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实施新的错时上下班措施。相关单位的上班时间将由8时30分调整为9时,下班时间由17时30分调整为18时。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大型商场上下班时间不变。 这是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门4月2日公布的包括继续实施机动车每周限行1日的措施,期限由一年延长为两年、差别化停车价格、鼓励出租车叫车服务等在内的缓解拥堵的十大具体措施之一,北京市开始亮出组合拳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交通拥堵。 根据北京市政协近来公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正日益恶化,每天堵车时间已由2008年的3
.5小时增至现在的5小时。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北京市全年净增机动车51.5万辆。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机动车已达413.2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29.1万辆,且私人小汽车使用强度过高,年均行驶1.5万公里,超过东京的两倍。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虽提至38.9%,但轨道交通不堪重负。地铁5号线日客流量达80万人次,已接近2032年的远期预测客流。而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比例由1986年的62.7%下降至2009年的18.1%。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对此表示,北京市交通治理的治本之法是调整交通结构,让大家选择资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但他认为,目前公交缺乏吸引力的最大问题是出行效率低下,即出行的总时间比开车出行要长。据了解,从今年3月开始,北京市先后在社区、公交换乘站点对免费自行车服务进行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的出行模式。毛保华认为,目前国内大城市公交系统效率相对较低,“绿色出行”系统的建立应是缓解交通拥堵的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