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照片) |
2009年下半年以来,受广西、云南等甘蔗主产区旱情影响,食糖减产预期加剧,国内糖价一路走高,一度达到5500元/吨的高位。业内人士提醒说,在当前旱灾严重、食糖减产情况下,糖价上涨预期强烈,国内资本和国际游资进入糖市炒作不无可能,应当警惕。
“国内食糖减产已成定局”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加上雨季提早结束,旱情不断加剧。 数据显示,受60年不遇大旱影响,云南302万亩蔗田成灾,52万亩绝收,甘蔗入榨量减少350万吨以上,3家糖厂停产,多数糖厂设备利用率仅有60%至70%。“本榨季云南省预计产糖170万吨左右,与上榨季相比减产53万吨左右。”云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邓毅最近表示。 云南旱情的影响还可能不仅限于此。邓毅说,受持续严重干旱灾害影响,今年冬春甘蔗无法下种,上年秋季种植的甘蔗成活率偏低以及宿根蔗发芽的可能性减少,这将严重影响2010/2011年榨季的甘蔗原料供应。 缺乏下一榨季的蔗种面积无疑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糖料处处长钟健说:“但受旱情影响,今年广西甘蔗比上一榨季减产大约110万吨,食糖产量比原来预计要减少40至50万吨。今年我们计划新种甘蔗面积600万亩,但截至3月中旬还有大约200万亩没有种下去,这是大问题。” 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对糖市影响举足轻重。广西糖业协会的最新预计表明,本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约为700万吨,在上一榨季减产178万吨的基础上再减产约60万吨。 中国糖业协会再次下调食糖产量预期,认为2009/2010产糖季,食糖产量勉强能达到1100万吨,按食糖消费量为1400万吨计算,产销缺口在300万吨左右。 “国内食糖减产已成定局。”业内人士就此指出。
糖价易涨难跌
蔗区旱情无疑触动了糖市敏感神经。2009年下半年以来,旱情带来的减产预期导致糖价不断走高,从2009年6月的3000多元每吨一路上行到如今的5000多元/吨。3月中下旬以来,中国食糖现货价格指数一直在5500元/吨左右运行,直逼2006年糖市“高烧”期5551.22元/吨的历史高点。 而从现货市场的情况来看,记者了解到,云南和广西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提价。 “在当前供求偏紧情况下,5000多元每吨的糖价比较正常,价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广东糖业协会理事长刘汉德日前表示。 为平抑过快上涨的糖价,保持2009/2010榨季糖价相对稳定,国家先后于去年12月10日、12月21日和今年1月21日、3月5日分四次向市场抛售储备糖,三次抛储量分别为20万吨、30万吨、36万吨和26万吨。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并不大,在四次抛储后,糖价依然高位运行,甚至出现“国家越调控,糖价越上涨”的怪相。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2日在广西糖会上说,要实现食糖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调控目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做好储备糖调控,针对产销缺口,适时、及时投放国家储备糖。毫无疑问,在今年市场产销缺口高达300万吨的情况下,国家调控的主要思路,还是通过放储弥补市场缺口,保证供需平衡。 然而,虽然国家掌握着近300万吨食糖储备,但除去已投放的112万吨和至少应持有的1至2个月的消费储备,目前尚能实际动用的国储糖数量不过130万吨左右。如果糖市出现突发事件,国内糖市供需缺口将很难得到弥补。因此,国储糖只能在可弥补供求平衡的范围内相对影响市场价格,若超出范围,对国内市场影响还是有限。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糖市供需吃紧情况下,单纯依靠国家放储调控糖市已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警惕资本跟风炒作
多名业内人士透露,相比往年,今年产糖季资金更为充裕,不难预料,糖市涨价预期将带动更多资本入场。在国家宏观经济向好、通货膨胀预期作用下,糖业投资、投机更加活跃,将进一步助推糖价高涨。 “在当前糖价上涨的背景下,民间资本和国际游资进入糖市跟风炒作不无可能,要高度警惕糖价上涨过程中外来资本的炒作。”业内人士提醒说。虽然国际市场上由于供需格局逆转,糖价持续下跌。但是不排除在各种负面因素影响弱化之后,一些国际炒家利用国内气候因素,炒作中国糖减产。事实上,国际资本历来多是利用天气因素炒作中国农产品,中国需求概念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遇到狙击的案例也已经非常普遍了。 而就目前来说,要确保糖市平稳运行,必须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与企业联动相结合,上下形成“合力”。政府层面要加强对期货、现货市场监管,规避糖市投机带来的风险。在企业方面,应鼓励下游用糖企业与糖厂直接联系,通过产销对接打通产业链,进而锁定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 目前,国内糖厂与下游用糖企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状态。这一模式加大了产业风险:糖价大起大落影响蔗农收入,进而影响蔗农种蔗积极性;因甘蔗集中收榨和食糖全年销售的现实,在榨季内,制糖企业需要集中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收购糖料,同时生产出来的食糖相当一部分存放在仓库里,形成库存占用资金,增加了制糖企业资金压力,带动食糖成本上涨;用糖企业也深受糖价波动之“苦”,糖价高企时,因担心糖价上涨大量囤积白糖,在糖价下跌时仍未能及时出手的企业不在少数。 专家指出,建立下游企业与糖厂的联动机制,不仅可降低糖厂成本,避免成本上涨推动糖价进一步走高,也可防止下游用糖企业囤积食糖,保障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