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铁成:汽车业体系建设重于产能建设
访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
    2010-03-25    作者:记者 李凤双 褚晓亮 宗巍/长春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1991年成立时15万辆规模起步,到2009年实现产销66万辆,中德合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 司 不 断 突 破 产 能 极 限 , 在 打 造“百万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一汽-大众的掌舵人安铁成看来,“百万辆”规划不仅要打造产能,更要创建体系。日前,记者走进一汽-大众,与公司总经理安铁成对话,听他讲述一汽-大众的“百万辆”体系建设。

  市场“井喷”检验体系成色

  2009年我国全年汽车销量超过1 3 6 0万 辆 , 同 比 增 幅 超 过40%。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一汽-大众来说,去年生产整车669999辆,销量超过68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51亿元。这一成绩既是里程 碑 , 也 检 验 了 一 汽-大 众 打 造“百万辆”体系的成效。

  记者:2009年是中国汽车工业 丰 收 的 一 年 , 汽 车 产 销 双 超1360万辆,坐上“世界汽车产销第 一 大 国 ” 的 宝 座 。 请 您 介 绍 一下,一汽-大众去年的市场表现如何,其中又有哪些亮点?

  安铁成: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给一汽-大众带来了很大惊喜,这 一 年 一 汽-大 众 产 销 实 现 新 突破,各品牌表现优异。其中捷达连续四年销量超过20万辆,新宝来上市一年销量达到12万辆,速腾突破10万辆,迈腾超过七万辆,奥 迪A 6 L则 牢 牢 占 据 豪 华 车 市场,销量超过10万辆,奥迪A 4L上市单月超过4000辆。

  在产能迅速提升之外,一汽-大众在公司经营结构、产品升级换代以及提升成本竞争力等方面均有优异表现。在我看来,一汽-大众的理想经营结构是“向大众品牌要数量、向奥迪品牌要利润”。

  记者:回顾2009年,您如何看待一汽-大众的这份成绩单?在去年汽车市场不断调整变化中,一汽-大众应对的法宝是什么?

  安铁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份成绩单是对一汽-大众“百万辆”体系的检验,既考验了一汽-大众整个管理体系对于市场导向的快速应变能力,也证明了一汽-大众的规划能力。坦率来说,中国汽车 市 场 走 势 很 难 令 人 捉 摸 。 在2008年底,我们对2009年汽车市场做出了“企稳回升”的判断,但还是因为准备不足,损失了几万台的销量。
  回顾2009年,一汽-大众实现产能新突破与广大员工的加班加点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同时在应对市场快速发展变化中,“百万辆”体系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我们的营销体系,早在2008年8月,一汽-大众就在营销体系上制定了两大振兴计划,一是支持一汽-大众未来“百万辆”体系中经销商的发展,帮助经销商提高销售质量、品牌形象和售后服务;二是加强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内部营销体系能力的建设。去年让我们感受很深的就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经销商队伍,他们的市场表现十分优异,是一汽-大众汽车销量得以快速增长的一大法宝。

  打造产能更要创建体系

  2008年,大众汽车集团发布“2018”战略,即10年内实现全球 销 量1 0 0 0万 辆 。 按 照 分 配 比例,大众中国区的业绩要达到200万辆。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一汽-大众必须成为大众抢夺中国市场的一张主打牌。在安铁成看来,一汽-大众的“百万辆”规划,不仅要打造产能,更要创建体系。

  记者:“百万辆”规划从确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两年多的时间,它 对 于 一 汽-大 众 来 说 意 味 着 什么?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一汽-大众又将从哪些方面来打造“百万辆”产能?

  安铁成:2007年5月,我们根据 对 未 来 中 国 汽 车 消 费 的 判 断 趋势,向董事会提交了“百万辆”产能规划的工作设想。包括去年5月份成都分厂启动,都是“百万辆”工程的一部分。我们把“百万辆”当作一项系统工程,目标不是生产出100万辆汽车或者销售出100万辆汽车,而是当生产销售达到这个数字时,我们是否具有管理和驾驭“百万辆”的能力。我觉得“百万辆”规划注重产能的同时,更要重视“百万辆”体系的建设。创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正是一汽-大众着手“百万辆”规划的重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一汽-大 众 从 产 品 、 产 能 、 合 作 体系、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五个方面入手,打造“百万辆”产能体系。

  夯实体系基础助力汽车产业

  在2009年中国汽车第1000万辆下线仪式上,一些汽车业内人士就表示,我国虽然已经跻身世界汽车大国行列,但与汽车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中缺乏有效的体系支撑,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瓶颈。而一汽-大众近年来的优异表现,正是得益于其不断完善的体系建设。

  记者:近年来一汽-大众“百万辆”体系逐步完善,成都三厂也拔地而起。请问成都三厂在未来的一汽-大众“百万辆”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一工厂的管理体系如何与一汽-大众现有的体系进行衔接?

  安铁成:成都三厂将成为一汽-大众重要的生产基地,该基地未来将生产两款产品,产能规模也将突破30万辆。
  长春和成都两地相距3280公里,一汽-大众对成都生产基地的管理和衔接,必须靠强有力的体系和技术做支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靠企业文化的融合。目前成都基地的1000名员工正在长春培训实习,未来也将有大量长春的一汽-大众员工到成都工作。

  记者:一汽-大众是国内惟一一家生产A、B、C全系列车型的轿车生产企业,请谈一下未来的新 产 品 发 展 方 向 ? 在 外 界 看 来 ,“产能瓶颈”已经成为困扰一汽-大众的首要难题,在新的一年里,一汽-大众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安铁成:一汽-大众是一个从A级到C级全覆盖的整车生产企业,从7 .48万的捷达伙伴到80多万的奥迪A 6L,几乎不到一万元的价格区间内,都能为用户提供一款车。未来大众品牌将以A级车为主,也会把C C等高端车拿到中国生产;奥迪品牌在巩固豪华车市场的同时,也会通过奥迪A 4L、奥迪Q 5等产品拓展市场。2010年一汽-大众打算推出三款车,3月份高尔夫G T I正式上市,3月底4月初推出新捷达,6月份左右推出C C国产车。
  “产能瓶颈”的确是困扰一汽-大众发展的一大难题。今年我们将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比如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对重点影响节拍的瓶颈进行节能改造。调整新产品上市节奏,不会让用户等待 时 间 过 长 。 预 计 今 年3月 份 以后,困扰一汽-大众发展的产能需求矛盾将有所缓解。

  记者:跻身汽车大国后,如何向汽车强国转变,是需要当前中国汽车人思考的问题。在这个由大到强的过程中,一汽-大众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安铁成:在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过程中,我们需要自主创新,也需要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这些年来,一汽-大众不仅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产品,还为行业提供了一些技术和质量标杆。比如老捷达创造了中国同级别车中的多项第一:第一个装上A B S,第一个装柴油发动机,这些对于同级别轿车的技术进步带动很大。此外,一汽-大众在发展过程中,还带动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功能发展和体系平衡。如今,越来越多的一汽-大众的供应商不仅仅对一汽-大众配套,同时也依靠逐步提升的技术质量向国外出口,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相关稿件
· 中国汽车业面临三大“关口” 2010-01-19
· 汽车业出口“见底” 2010-01-08
· 汽车业迎来较好的盈利环境 2009-12-11
· 汽车业走向“动力多极化” 2009-12-08
· 汽车业:产销两旺资金热捧 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