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武高汉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要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他补充说,要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心存侥幸的黑心经营者,要让“遵守游戏规则”的经营者真正获利,从而推动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网民承认,武高汉的表态形象有力,是解决消费维权困境的良方,却实难为之雀跃。搜狐网博主“天马行空”指出,这句豪言壮语不过是姿态性的口号,并无实质性的措施和手段,我们不能对此抱有太大、太多的期待和指望。
徒放狠话纵容“李鬼”
中消协话够狠而力不足,成为很多网友的共识。 天涯网博主丁锐分析表示:“今年‘3·15’的活动主题是‘消费与服务’,重点是切实保护广大农村消费者、航班延误投诉情况等一系列问题。从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的重点来看,中消协确实是站在‘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这个角度上来考虑问题的,不过,我有些担心的是,会不会造成‘言论的花儿开得越大,行动的果实会结得越小’的局面。” 有网友指出,诸如此类屡见不鲜的“狠话”让“李鬼”们有恃无恐。 作者陈庆贵在半岛网撰文表示,官员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之类的吓唬语言于今闻之已然了无新意,因为人们多年前就听到过“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罚得倾家荡产”的狠话。然而,在“李鬼”心理上,“狠话”早已成为“3·15”宣传口号和“狼来了”的游戏。换言之,“狠话”既然成为“老狗看家,动嘴不动身”和“打奶吓婴孩”,自然“李鬼”非但不会断子绝孙,甚至还会香火不断,人丁兴旺。
消费维权生态不容乐观
“当下消费维权生态和现实图景不容乐观。”陈庆贵不无忧虑地指出,一方面,现有消费维权法规监管执行不力,好多既有规定落实不到位。对“李鬼”为非作歹为害一方,少数地方相关执法部门的“看门狗”和“守护神”们不诉不理,甚至人鬼沆瀣一气、为虎作伥,目下不少地方“李鬼”已由暗中作祟转为明火执仗,而消费者维权程序繁琐,维权艰难“难于上青天”;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滞后于市场发展要求,存在诸多漏洞,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者约束性较差,现行法律规定与官员狠话“两张皮”,远未达到“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罚得倾家荡产”和“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的程度。
呼吁政府应尽职
一些网友理解中消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处境,呼吁政府应尽职,培育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网易博主赵小波进一步指出,纳税人向政府缴税,实际上就是向政府预先购买公共服务产品,政府理当严格履职,负起服务的责任。而我们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忘了民众纳税就是要求他们做好市场监管和整治服务的,在中国发生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群体事件,政府和媒体都会呼吁民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国外正相反,政府职能部门会主动担承责任,有关官员引咎辞职,媒体强烈要求政府反省,加强监督切实负责。这就是差别,也是中国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