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全球经济像是在直线下落,当时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2009年将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而今年他表示,将是情况最为“复杂”的一年。 在温总理列出的挑战清单上,一个当务之急要属如何退出中国去年出台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方案——在这种刺激的作用下,中国信贷扩张了30%,而中国经济名义增长率为7%。 随着银行存款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中国决策者面前的形势十分复杂。过去几周,全球市场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各银行新增信贷总量,从中寻觅政策是否会收紧的潜在迹象。 但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银行存款高企的问题也同样重要,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当局对于货币政策的掌控能力或低于许多投资者的预期。 麦格理研究所的经济学家保罗·凯维表示:“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贷状况,而是取决于存款,以及存款如何分布于经济之中。”他补充道,目前银行业体系中的家庭和公司存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0%,为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央行可以用来控制经济中信贷水平的工具比其它大多数国家都要丰富,包括有能力决定商业银行的放贷额度。今年,这一额度定为7.5万亿元人民币,低于2009年的9.6万亿元人民币。但银行存款对经济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公司,而非由政府决定。 就企业而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企业正坐拥大量闲置贷款。中金公司经济学家哈继铭分析了中国央行发布的长期公司贷款数据,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当前年度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数据。在多数年份,二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但去年全年,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1.2万亿元人民币。哈继铭表示,这部分缺口正是公司已借入、但尚未动用的资金。 中国相关部门面临的两难境地是,如果他们出于对通胀的担忧而开始缩减放贷规模,企业仍能够动用尚未使用的贷款,大举投资。凯维表示:“一大风险在于,即使今年信贷增长放缓,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仍有可能上升。”不过,哈继铭补充称,去年末,未使用贷款总量较先前1.6万亿元人民币的高点已有所回落,因此,摆在决策者面前的这种风险可能会逐渐降低。 对于家庭存款而言,货币政策面临的风险在于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中国消费者将大部分储蓄都存在银行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其它选择。但从以往情况看,一旦他们开始担心通胀会使存款收益率降为负值,就会将存款转入股市或地产市场,由此可能会大幅推高资产价格。 因此,即使央行着手控制经济中新增信贷总量,资产市场泡沫还是有可能出现。就算官方立场是减缓放贷,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还是会刺激更多的新投资。 不过,迄今为止,这一风险尚未变成现实。尽管消费品价格自去年11月份以来持续上涨,一些经济学家也在不断警告,今年通胀将抬头,但住宅市场似乎已有所降温,股市也一直持稳。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家庭存款会大量撤离银行体系,涌入其它市场。 但国家仍将继续密切关注家庭存款情况。如果情况变得明朗起来,通胀预期开始成为现实,促使储户大幅推高股票和地产价格,那么中国相关部门就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意味着要多管齐下,采取加息、提高银行准备金要求、大幅缩减放贷配额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措施。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前景。
(摘自3月3日英国《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