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1-04 作者:记者 杜晓明 马俊/银川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西部12个省份中土地面积最小,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做活、做足、做好“水”文章,是宁夏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头戏。为此,宁夏提出“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总体战略,努力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如今,宁夏平原已经成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塞上江南新天府。 “宁夏缺水”是来过这个地方的人最深的印象。宁夏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5亿立方米,黄河水配额也只有40亿立方米,这样算下来宁夏人均可利用水量仅有68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王正伟说,水资源如何分配才能适合宁夏长远发展的需求,是关乎宁夏民生和前途的重要命题。多年来宁夏探索出一整套蓄水、节水和移民的措施,在蓄水方面,通过大力兴建水利工程解决了宁夏中南部地区1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和1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极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抗旱保灌能力;在节水方面,宁夏是全国第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全区年总耗水量5年减少了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和耗水量分别下降34%和33%;在移民方面,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把干旱缺水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近水、临城、靠城的地方,使15万贫困人口得到易地安置,并且在新的家园很快脱贫。 这些年黄河上游来水日渐减少,而宁夏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却在明显加快,如何科学、合理用水才能解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王正伟认为,宁夏近年来转变观念,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证了水的分配,通过水权转换很好地解决工业、农业争水问题。 一方面,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幅度压减水稻、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宁夏黄河灌区水稻从历史最高时的150万亩减到目前的100万亩;通过大力发展80万亩设施农业,宁夏改变了用高价水生产低价值农产品的现状。农业节约下来的水用来搞生态建设和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自治区政府编制发布了工业企业节水导向目录,鼓励企业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禁止引进高取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在积极推行工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工业企业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8年来宁夏工业取水总量下降了27.5%,年均递减3.44%,实现了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取水量不断减少。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由于盘活了水资源的利用,宁夏虽然是西部最小的一个省区,却在干旱的土地上崛起,形成了“小省区也能办大事”的精神,充分利用宁夏人均土地多、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实现跨越式发展。虽然拿不了“团体冠军”,但是宁夏擅长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近些年来在水权转换、生态建设、农村信息化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 王正伟说:“这些年来我们在节约用水和保护生态上取得了进步,通过对湖泊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宁夏平原被全国权威地理杂志评选为全国十大新天府。” 水能生金,“天下黄河富宁夏”如今也有了新的内涵,2010年宁夏将迎来沿黄河城市带的大发展,分布在黄河岸边大大小小10个城市将实现一体化发展。这些富集黄河水资源的城市将成为宁夏的一条黄河金带,沿黄河400公里生态景观长廊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王正伟说,到2012年,沿黄城市带人口将达到4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以上,GDP达到13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沿黄城市带GDP将跨过3000亿元,人均GDP将超过6万元。沿黄城市带今后将成为国内的“黄河金岸,塞上明珠”以及宁夏经济发展的支柱、西北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基地、西部大开发新的战略支点和中国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