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克难攻坚、争取度过金融危机的同时,区委一直在有意识地引导余杭的广大党政干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从金融危机中学到些什么?区委书记朱金坤说,我们党是“学习型政党”,余杭的党员干部应把金融危机视为提升执政能力、夯筑执政基础的重要机遇,在这次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中边干、边学习、边反思。
区长姜军说,能不能带领群众走出危机,再造辉煌,决定了党员干部有没有威信,决定了党组织能不能凝聚人心。倒逼机制既是针对经济建设的,也是针对党委政府自身建设的。
制定一个好的产业导向
不少干部认为,党委政府首先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一个好的产业导向。余杭过去也存在大量的化工、印染、水泥厂等高污染企业。如今漫步在蕴藏5000年灿烂文明的良渚,满目翠色,鸟语花香,到处是公园和高级住宅。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戴维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良渚博物馆吸引着国内外游人的目光。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集中了十多家农药化工厂,是余杭的老化工区。最近,良渚大遗址保护工程启动,将为余杭再增一张金名片,整个区的地块都将因此而大大升值。
崇贤镇集中了很多印染、造纸、铸造企业,占该镇年税收一半以上,工业污染问题突出。2007年,30家印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被集中实施关停转迁。2008年又完成22家工业企业关停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线工作。土地整体收回。镇里从道路建设、绿化配套等各方面着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该镇土地价值成倍增长。被关停的化工、铸造企业纷纷转向家纺布艺或机械加工等,实现
“腾笼换鸟”。原从事电镀行业的企业负责人李忠林表示,企业关停转迁,也给了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内部改革、提高产品技术档次的练内功机会。
2008年,余杭区提出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提高了环保准入门槛,提出--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区划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对于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不节约能源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于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
倒逼逼出新天地,一大批“高商、好商、大商”看中了余杭的青山绿水,纷纷入驻。“余杭招商引资网”自今年3月开通以来,每天吸引大批美国、英国、韩国等投资商上网浏览。目前该网站在百度、谷歌、雅虎三大搜索引擎相关搜索界面上名列前茅。国内的阿里巴巴、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科技等也竞相入驻余杭。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站在余杭“淘宝城”项目前感叹说,这里正是“我梦想创业的地方”。
提供科学高效的政策环境
区委区政府多次开会统一干部思想,指出,经济寒潮中,企业竞争不能有决策失误,政府工作容不得一点点的政策瑕疵,党委政府要以坚强的决心和敏锐的眼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高效的政策环境。
在金融危机中,余杭区委区政府梳理了城乡发展的政策,强力推进改革。在过去,余杭征地拆迁之后,所有的土地款都是分给各家各户的,村集体留不下一分钱。难以集中财力做大事、谋发展。在选举村领导班子时,常常就出现有财力、能办事的老板纷纷入选村主任的现象。
区委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一些先进地区学习后,发现很多地方都是将钱留在村集体,用经济合作社入股的方式,给村民分红。一方面可以开展集约化经营,促进村集体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有能力从事很多公益事业,为村民谋福利,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且还能增强基层政权建设。
朱金坤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才能在金融危机这样的严峻考验中实现“突围”,才能在危机过后实现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基层政权有财力,有战斗力,才有领导力,才能成为经济建设转危为机的领头雁。
区委区政府克服了巨大阻力,出台了文件,最终从土地款中切出一块来留在村集体。从制度上强化了基层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
优化了“中长期”的政策环境,还要有“短平快”的“拳头产品”,能解决当下的紧迫问题。区委区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危中找机”,为切实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前期工作深度不够,政策处理难度大,资金障困难多等问题,专门组织了各相关职能部门,于今年开展“项目推进服务月”活动,现场办公,限期解决。五常街道农居点的西溪花城项目,土地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证没有办妥,由于该项目工期较紧,急需提前发布招标信息。区国土分局、建设局(规划分局)及行政服务中心经协商后明确,由国土分局在项目供地手续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发放土地批复单,建设局(规划分局)出具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证明材料,区招标办根据“特事特办、手续照办”的原则,给予提前发布招标信息,顺利解决了业主的燃眉之急。
培养一批有本事的干部
金融危机是经济领域的,但也是政治领域的,是对党也是对干部的考验。危机倒逼每一个党员干部不懈怠,不务虚,要掌握真本事,拿出“实在活儿”。
余杭区委区政府提出“项目是保增长的重要抓手”,要用“大项目”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也要用“项目管理”的办法,锻炼干部。曾经从事多年建设工作的朱金坤说,每个干部都要具备“项目经理”的素质和水平,都要到工地上跑一脚泥。
余杭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级机关各部门、各镇乡、街道领导都率先垂范,牵头负责一定数量的具体项目,与考核奖惩挂钩。余杭区委组织部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特别突出“实战”,采用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将到基层实践锻炼纳入中青班规定课程,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与经济开发区征地拆迁工作相结合。脱产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仅1个月,随即赴开发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实践锻炼,学员通过“实践课”,熟练掌握征地拆迁各项政策,克服困难,发扬“5+2”(五个工作日和两个休息日)、“白+黑”(白天和傍晚),星期六一定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一定的连续作战精神,走村入户,主动了解农户的困难,提高了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实践课”上共完成征地5633亩,拆迁农户1379户,有力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开展。
在党政干部的“能干”、“巧干”下,大批优质、高端项目落户余杭。北美第二大汽车制动零部件生产企业美国卡莱公司、拥有400年历史的德国老牌家族企业海因兹集团等跨国集团纷纷前来“定居”。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将总投资额达6000万美元的玻璃纤维项目放到了余杭经济开发区。目前,多个世界500强项目入驻余杭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统计,2008年,全区利用外资排名从2007年全省第13名跃升至2008年的第7名。今年1-10月全区招商引资在寒潮中继续实现较大增长。引进外资项目55个,到帐外资1.92亿美元;完成合同外资4.72亿美元;引进内资到帐73.76亿,增长达25.9%。今年上半年,余杭区还引进服务外包产业外资达1210万美元,实现了该产业引进外资“零”的突破。
朱金坤说,用突破危机的实践管理教育干部队伍,最终依靠党员干部走出危机,这种对干部的锻炼,就是培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为危机后的时代准备人才。到明后年,经济上去了,能干成事、干成大事的干部队伍也有了。这样,无论金融危机如何演变,各级干部队伍都能保证余杭经济未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