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空“造”地 坐地“生”钱
——浙江大规模推进农村住房改造调查
    2009-12-25    作者:本报记者 何玲玲 张道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浙江发动农民开展规模超过百万户的农村住房改造工程,地从哪来?钱又从哪来?

  因地制宜

  “在农房改造中,我们注重发挥村级自主性,如果村民同意,市财政可以出资搞规划,帮试点村制订个性化方案。方案明确,统哪些、如何统,拆哪些、留哪些,怎样建、何时建,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90%以上的人通过后,再以村规民约形式进行固化。”临海市委书记尹学群说。
  记者了解到,在农村住房改造过程中,浙江省按照“宜改则改、宜迁则迁、宜并则并”的思路,因地制宜多形式开展。具体到每家每户拆不拆、建不建、迁不迁的问题,则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
  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农居点,许多地方采用集中新建的模式,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建造以多层、小高层、高层为主的大型社区,配套完善公共设施,引导农民生活进社区、生产进园区、商贸进市场,实现村庄向社区转变、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部分村庄则实行旧村改造模式。实施这种模式,主要考虑这类村既有成排漂亮的新房,又有破旧不堪的老房,而有限的土地指标又不能满足建房需求。对此,主要采取整体规划后保留新建,成片拆除旧房,就地建设新公寓房的方式进行改造建设。绍兴县孙端镇皇甫庄村,在全村对拆旧建新方案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实施了旧村局部改造模式。这个村一起期工程拆迁房屋83间,新增盘活土地10.75亩,利用盘活的土地建成了农民公寓楼4幢,已安置住房困难户48户167人。
  将农民转化成城市居民,推动农民进城也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一条路子。嘉兴市独辟蹊径,通过“两分两换”,即把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和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使农民由散居变为集中居住,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变成市民、社区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农民欢迎。

  凭空“造”地

  浙江省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开展大规模的农村住房改造,如何跨过土地这道槛?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的农房改造主要依靠节约集约、整理整治、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的浙江,农房改造不仅未浪费一分土地,相反整理盘活了大量土地资源。
  浙江省松阳县是较早开始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作的地区,该县自2008年7月开始实行旧村改造,连片拆除危旧房,重新规划建新房,在不新占用一分耕地的情况下,当年全县就实施了28个中心村改造项目、5个整村搬迁和156个自然村撤并项目,拆除旧房3065户、面积31.8万平方米。目前这个县已至少安置农户763户、面积12.2万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11.2万平方米,复垦宅基地2410亩。
  “建新不拆旧”一直是导致农村建房乱的顽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危旧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农户若要享受政策东风就必须建一拆一。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里河村村委会主任吴华亮告诉记者,无序建房造成的土地浪费,让本就紧张的土地指标显得愈加捉襟见肘。“这次改造,我们的标准是拆100个平方米,还50个平方米,其余面积按照每平方米180元给予补偿,农民愿意就签字。”
  经此一反复,村子里拆掉的50间房摇身一变成了76间,房与房之间原本只有1米宽的弄堂也整修成了9米的水泥大道,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可用的土地资源也在增加。吴华亮说,待到全村150多户打算翻新房屋的农户全部按规划改造后,节余下来的宅基地指标还要多,那将成为村集体手上的一笔资产。
  根据浙江省有关部门测算,如果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推进顺利的话,2009年至2012年,全省每年能整理复垦土地2万亩,盘活农村建设1万亩。如此一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建设,不但不会新增建设用地,而且很可以节约集约、整理整治中充分发掘农村存量建设用的潜力,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坐地“生”钱

  农房改造钱从哪里来?尤其是危旧房改造多涉及贫困户。为了让真正有改善住房意愿的农户盖得起房,浙江省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重点支持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农民自筹方面,打开思路搞创新,在传统的乡村互助式之外为农民盖房融资开辟了市场化之路。
  廖廷中是浙江省江山市青湖镇清泉新村的新居民,半年前他的家还在离县城有1个半小时车程的高山上。如今,走进他崭新的4层小洋房尚能闻到新鲜的油漆味,房子大,家具就显得少了。廖廷中嘿嘿笑了笑说:“盖房子花了30万,家具只能以后慢慢添置了。”
  作为一个来自年人均收入只有2600元的高山村的移民,廖廷中盖房的钱从哪来呢?“除搬迁下山时政府给的补贴外,村里流转了集体山林,每个人口分得承包费2万多元,再加上自家山林的林权抵押贷款,七凑八凑就够了。”廖廷中说,“有那么好的政策,房子盖不起来别说对不起好政策,也不对不起自己。”
  除林权抵押外,农民手上其他一些死资产也被政府想方设法盘活,转化成了农房改造可用的启动资金。
  湖州市市委书记孙文友介绍说,在探索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投融资新机制上,湖州市赋予农民宅基地和房屋用益物权,推出“农民新家园贷款”,加大金融支持农房改建的力度。今年上半年,湖州市5家农村金融机构累计向514户发放建房贷款2890万元,发放农村连片改造项目贷款1900万元。同时,鼓励基层创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采取银行融资、BT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至目前,全市9家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已筹资23亿元。
  丽水市莲都区农村合作银行则为农村危旧房改造量身订制了“美好家园”贷款,贷款额度按农户建房自有资金的50%发放,期限三年,按季(年)分期还款,利率优惠,深受农民欢迎。短短6个月时间,已为农民发放贷款27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

  相关稿件
· 山东省召开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会 2009-05-15
· 整理农村住房,让耕地不再“吃紧” 2009-01-23
· 部分农村住房隐患重重 2009-01-23
· 农村:住房教育支出过大 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2007-08-09
· 陕西省规范灾后重建工程和农房重建 200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