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侨帮侨”共致富
变“输血”为“造血”
    2009-12-08    作者:本报记者 邓华宁 通讯员 王忠良    来源:经济参考网
    在侨务部门的帮助下,侨眷谢玉新建起大棚种蔬菜,半年下来,就攒了8000多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有近2万元的收入。“我这日子总算过得有希望了。”谢玉新开心地表示。
  谢玉新,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溪南村村民,自幼因小儿麻痹一条腿落下残疾,并患有心脏病。妻子在家务农,没有固定的收入,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要供养,一家人每月就靠他当门卫的几百元钱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谢玉新也曾想改变这种生活状况,但一没技术、二没资金,好多想法都只能作罢。
  “光靠送点慰问金、慰问品也不是长久之计,怎样办?”谢玉新的情况引起了区、镇两级侨务部门的重视,“经过调研发现,罗溪当地一些少数民族家庭因经营牧业或种植大棚蔬菜等致富了。谢玉新是个庄稼人,田里的活多少还有点经验,于是大伙合计着给他找个合适的经营项目。罗溪镇侨务干部王亚伟就立即上门与他沟通,双方一拍即合,认为搭建大棚,通过反季节种植蔬菜,一定能有较好的收益。为了方便种植,大伙还帮他调了块离家近点的耕地,并联系有经验的种植户给他传授经验,解决技术难题。
  一切都安排妥当,可是前期启动资金哪里来?当新北区侨联负责人将这一想法与侨属企业家、常州新区怡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岳鸣亚沟通时,岳总连连表示帮助困难侨眷是一种责任,“需要多少启动资金,全部由我来。”一周后,5000元的启动资金通过定向捐赠的方式到达了谢玉新的手里。时隔几日,1.5亩的两个毛竹大棚搭建起来了,岳总又为他送来了买化肥和种子的1000元钱。镇侨办也为其送去丝瓜、茄子秧苗,帮助协调土地矛盾、品种布局、技术问题。看着那绿油油的菜苗一天比一天见长,谢玉新别提有多兴奋了。虽然目前规模还不大,但半年多下来,谢玉新已经攒了8000多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有近2万元的收入。
  “我们接下来想帮他逐步扩大规模,规划一个总面积为5亩、全部采用大棚种植、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重点的项目基地,预计建成后效益可达7.5万元。”在8月28日召开的全市“归侨侨眷关爱工程”现场推进会上,罗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变“输血”为“造血”,谢玉新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一定会好好经营,尽快脱贫致富,到时也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侨帮侨”项目是常州新北区实施“关爱工程”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侨界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充分利用区内侨界资源,实施具体项目帮助困难归侨侨眷提升劳动力价值,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区困难归侨侨眷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关稿件
· 山东淄博:近12万农户走上“农机致富路” 2009-12-02
· 山东高青:万名妇女开展“冬季致富行动” 2009-12-01
· 安徽岳西:“连片开发”带动山区脱贫致富 2009-11-30
· 鞍山:财政支农开辟农民致富之路 2009-11-25
· "小额信贷"成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加油站"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