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正成为世界经济复苏新引擎
    2009-11-10        来源:华声在线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开发建设科技园区抢占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可以预见,在后危机时代,科技园区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拉动作用。”日前在京召开的“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论坛”上,著名管理学教授、北京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强提出以上观点。
  根据许强的分析,消费水平、失业人数、房价收入比及商业银行等方面的宏观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已逐步呈现底部特征,全球经济总体上进入后危机时代。“历史经验证明,后危机时代是新产业孕育和发展路径变迁的有利时机,能否抓住并充分利用这种机遇,对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科技园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

  身为在一线工作的专家型领导者,许强介绍说,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开发建设科技园区抢占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后上台的克林顿政府,提出致力于IT产业发展的“高速公路”计划,使美国经济保持了20年的高速发展。期间,美国35个州的政府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积极创办了500多家类型多样的科技园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1997年-2007年,全美员工创造的人均增加值从8万美元上升到9万美元左右,而作为科技园区的代表,硅谷地区的员工创造的人均增加值从11万美元递增到13万美元左右。硅谷已经成为科技园区的代名词,创造了许多科技与财富的神话。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的崛起使新竹成为台湾新经济的“发动机”、经济发展的支柱与科技产业的心脏。1986年新竹各产业营业额只有170.43亿元新台币,到1998年就达到4550亿元新台币。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新竹科学园已经发展成为“台湾硅谷”,每年营业额约占台湾工业总产值的1/10。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建立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一软件大国。1991年,班加罗尔的计算机软件出口仅为150万美元,2000年猛增到16.3亿美元,10年内飙升了108倍。我国的中关村科技园经过20年由小到大的发展,2008年有各类企业2万家,从业人员94万,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上缴税费突破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786亿元。中关村软件收入占全国四分之一,在境内外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15家。中关村现在也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同样的情况在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突出的表现。如瑞典的科斯塔科技园、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剑桥及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等。
    许强说,科技园区6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始终站在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着高新技术产业升级与创新,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典范。
  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许强表示,建设“科技北京”,是北京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关于“科技北京”建设,刘淇同志曾明确指出,“北京要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城市,成为科技成果交易的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居国内前列,科技创新成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科技园区的建设,使企业产生了聚集效益。园区提供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了产业升级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园区内企业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保持持续活力起到了强大引擎作用。
  科技园区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是经济改革中最富活力、最具创新能力的热土。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而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是科技园区的基本条件。以中关村为例,国务院1999年批复精神中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的具有示范作用的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开发建设中关村的决策中,提出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建设优先。10年前,中关村的发祥地电子一条街,店面凌乱、路窄车少,大量的交易发生在危旧居民区,既没有明显的产业聚集,又缺乏金融等中介服务。中关村软件园等专业园区的选址地则是散落的村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都是传统的农村与田地。随着以北清路为代表的通畅的交通体系和为各专业园区配套建设的先进的水、电、气、热、通讯等配套服务体系以及多个专业化园区的持续建设,中关村在进入新世纪的10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中关村西区,功能定位为中关村商务核心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基础设施为先,建成了完善的地上、地下交通系统和优美的1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绿地,除正常的基础设施外,配套了先进的区域供冷、多网并行的通信等服务设施。同时在地下建有公共停车和配套的商业文化服务设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而连接软件园和生命园的北清路,路面平整宽阔,两旁绿树成荫,成为很多国际知名企业考察园区时的第一站。

  科技园区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引擎

    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以“美国消费——中国生产”经济增长模式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体系内在矛盾长期积累后的总爆发。美国近期在消费水平、失业人数、房价收入比及商业银行等方面的宏观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已逐步呈现底部特征。许多学者及机构认为,全球经济总体上进入“后危机时代”。
  徐强表示,历史经验证明,“后危机时代”是新产业孕育和发展路径变迁的有利时机,能否抓住并充分利用这种机遇,对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为促进经济复苏和谋求危机后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的中心地位,迫切需要改变去工业化和过度倚重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将新能源、环保和生物医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美国经济发展根基。据测算,仅发展新能源一项,就可创造约500万个就业机会,该数字是美国月均申请失业人数的10倍。而在硅谷,目前已有超过100亿美元的风投资金进入新能源领域,今年三季度中融资额最大的两家公司均为新能源公司,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也有四家来自该领域。而在生物医药领域,硅谷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经聚集了600多家公司,“生物汽油”、“纤维素酒精”等能源行业词汇已与当年的“芯片”一样成为硅谷内的流行词。
  金融危机将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新的变化,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中美经济格局将被变革,欧美与能源出口国、日韩经济关系都将有新的变化。为此“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社会思考的不仅是应对危机,更应该思考危机后的变革和机会。今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科技创新是十大产业振兴的核心内容,其中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列入其中,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支持鼓励动漫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新能源、环保产业,还是生物医药产业,都需要科技园区这样的载体与环境,都需要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都需要发育活跃的中介服务体系。可以说,危机给科技园区建设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
  许强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科技园区依旧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科技园区将成为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物联网的重要载体,成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

  世界一流科技园区需具备五项关键要素

  许强说,高新技术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中介服务机构、风险资本和政府是科技园区的五个必备要素。作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重在要素整合和效能发挥。
  1、政府是科技产业和园区建设发展的决定力量。世界知名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政府通过土地资源的配置,税收、金融上的支持以及政府采购对园区企业的支持,是科技园区成功的先决条件。
  2、良好的知识环境和创新环境是必要条件。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发展,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持、高端前沿的知识聚集和不断推动的创新实践。多数科技园区都坐落在智力资源发达区域,有科研与大学做支撑。目前,硅谷已经拥有高新企业近万家,工程师近30万人,集中了世界上近1/4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加州近1/6的博士。中关村更是聚集了全国最密集、最顶尖的科研资源,包括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33所著名大学和以科学院为代表的60家科研机构,全国近1/5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园区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3、高质量、高速流动的人才和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是发展的动力。人才是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载体,是科技园区发展的最关键要素。科技园区的目标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效益附加,手段则是平台服务,重点是金融机构(风险资本)和中介机构两大平台体系的搭建。硅谷的成功得益于面向全球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如H-1B签证计划,绿卡制及科技合作协议等),使得世界各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都能自由地向硅谷集聚。同时,众多风险投资、美国的创业板(NASDAQ)等发育的中介服务为科技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英国剑桥科技园汇聚了全英最好的物流服务、全欧洲最好的会计事务所和产业律师,而且与世界金融中心伦敦近在咫尺,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方便。今年,中关村被批准为自主创新示范区,政府正着力打造软环境、金融、产权交易及成果转化导入资金,而创业板开通必将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4、科技园区发展需要国际化和为民族服务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硅谷以谷歌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苹果乔布斯等为代表的成功企业家,在创造了瞩目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塑造了开放、思考、鼓励冒险及宽容失败的企业家精神。中关村以柳传志、邓中翰、李彦宏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者,坚持自主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了联想、中星微、百度等一批高技术品牌企业,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充分发扬了国际化和为民族服务的企业家精神,带动了一批批有志之士投身到高新科技的创业之中。
  5、产业选择要顺乎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良好的知识环境和创新环境、领先的技术优势、高端的人才聚集以及顺畅的政企互动,使得科技园区能够最先了解新技术的趋势及发展,顺势而为,抢占先机,引领科技创新的潮流。硅谷的主导产业从半导体到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新能源、环保、物联网以及生物医药,无不在开创全球产业先锋。同时,不同发展区域的科技园区在产业选择上呈现产业转移的趋势。如台湾新竹集成电路、半导体的壮大,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世界工厂的兴起,都与上述产业从美国、欧洲等国家向外扩散、产业转移相关。
  结合自己对世界科技园区的长期研究,许强表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会更加显著,作用更加突出。未来科技园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产业领先,更加注重人才的流动性,更加注重公共平台与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科技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经济社会新的变革。

  相关稿件
· 北京海淀再现120万平方米高科技园区 2009-04-03
·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国家首个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03-23
· 中关村科技园举行庆祝成立20年系列活动 2008-06-30
· 上海:高科技园区规划突出“以人为本” 2008-06-27
· 北京科技园长三角创新园落户浙江嘉兴 200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