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不“大拆大建”的“疏堵”事半功倍
    2009-11-06    本报记者 苏晓洲 谢樱    来源:经济参考网
    本报长沙讯  如何治理让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堵车,很多地方一门心思靠搞“大拆大建”多修路、修宽路。在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70万台的长沙市,这两年通过实施有技术含量的交通疏导工程,用4亿元投资,就让市区道路通行能力连年提升了15%以上。
    31日上午,长沙市举行了一场不仅邀请市民参与,还通过网络和电视向社会直播的市政府常务会议。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袁志恒在会上介绍的长沙城市交通疏导工程,成为与会者、网民和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
    城市基础设施“底子”比较薄的长沙市,近些年机动车辆每年递增约18%。虽然城市新路、新桥和隧道等工程不断上马和竣工,但中心城区和出城主干道交通拥堵的状况,近些年矛盾还是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路虽然越修越宽,但这条路乃至周边地区,堵车却越来越严重的尴尬情况。
    袁志恒说,在此背景下,长沙市从2008年开始,不仅狠抓路网建设,还启动了一项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的交通疏导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长沙市委托同济大学采用现场数据采集、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设计等手段制定“疏堵”方案指导工程实施,主要致力于疏通堵车“节点”、打通路网“微循环”、清除主干道堵车“病灶”、变革交通管理措施等,既涉及“硬件”,也包含“软件”。去年至今,长沙市为此花费了4亿元,投入约相当于新修一条城市道路。
    据记者了解,在长沙市实施交通疏导工程之初,很多人对这项尝试能收到多大实效心存疑虑。但这两年来,即使是普通市民,也对这个既不“大拆”也不“大建”的工程带来的好处感同身受。
    记者看到,长沙市将一些城市主干道的车道,从原来3.75至4米宽,压缩到3米至3.25米,车道虽然窄了,但车道数量却增加了,行车顿时快了不少。在长沙一些前些年建的“形象路”上,原本宽达十多米的道路中心绿化带,也被因地制宜适当“修窄”,人行、车行立即变得通畅。原本认为“左侧左转,中间直行,右侧右转”是“天经地义”,但长沙在一些路段打破常规在道路中间设右转弯车道后,很多经常出现交通混乱的地点逐步变得井然有序。在一些长期堵车的路段,增加排队车道数、导流岛、隔离护栏,重新设计交叉口放行顺序和时间等措施,也让堵车问题也大为改观。此外,“信控平面交叉处理”、“斜进斜出加导流标线”、“辅道右转”等科技手段,也让长沙解放路口等路段,不再让市民在高峰时段望而生畏。
    对长沙市少花钱办大事的交通疏导工程,学界和业界也给予了关注和积极的评价。湖南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对项目的效果评估认为,2008年和2009年至今,疏导工程使长沙的道路通行能力,分别提高了20%和15%。专家认为,虽然在机动车辆每年递增约18%的情况下,长沙目前和今后都将面对很大的交通压力,但科学决策、节约为本、精细化管理的道路疏导工程,在长沙“治堵”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者从长沙市城管局了解到,未来,长沙道路疏导工程还将进一步“升级”。规划中的举措包括全市城区行车诱导系统、核心城区如五一广场附近单双号限行、系列化的“公交行人优先”措施、设立城区和外围货车分流点等。加强对行人和驾驶员素质教育等,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未来的长沙城市道路管理体系,将更加趋于人性化和智能化。
  相关稿件
· 专家认为:互联网信息安全要疏堵结合 2008-03-20
· [国外房价调控]韩国:疏堵结合为楼市降温 2007-05-29
· 严查信贷资金入市应疏堵结合 2007-02-07